“当然可以,而且也是未来软件工程开发的研究方向之一。”
“计算机模拟,在成本效益、灵活性、可重复性、精确度上都有着比较明显的优势。”
“它能够多次调整模型参数或风洞条件,进行不同情景的仿真,而无需重新进行物理风洞实验,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成本,加快设计迭代速度……”
李暮一一列举了不少计算机模拟风洞的优点。
听得周围的众人眼睛大亮,恨不得立刻看到成品。
“所以您的意思是,我们现在研究的风洞,最终会被模拟风洞取代吗?”吴荣林继续问道。
只是语气里不可避免地带着几分颓废。
他曾经主持建造过夏国的第一座1.2米回路式低速风洞,一直致力于风洞地发展事业。
没想到最后所做出的成果,竟然迟早会被模拟风洞取代。
“不,模拟风洞只是实际风洞的补充,永远不可能占据主导地位,至少在一百年内,应该没有可能。”李暮回答道。
这个回答引起了众人的兴趣,纷纷追问。
他继续道:
“计算机模拟得再真实,也很难真正地完全复制现实世界的数据,只有在实际风洞中进行测试,才能确保不会有问题。”
“理想的状况,应该是先有模拟风洞进行多次迭代和优化设计,再由实体风洞进行最终验证。”
“相辅相成,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在后世,对于风洞的发展方向。
夏国和m帝走向了不同的道路。
后者认为模拟风洞,完全可以取代实际风洞。
而他们在钱五师的建议下,依旧坚持进行风洞群的建设,为后世超高音速飞行器的测试,提供了更加真实的环境和数据支持。正是因为这个决定,让夏国能够搞出令世界震惊的42马赫。
也让他们明牌告诉世界各国,自己要往哪儿发射的洲际d弹,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拦截的实力。
“原来如此,不愧是李顾问,想得看得就是比我等长远许多。”吴荣林和其余的专家和教授们,俱是称赞不已。
软件工程有多厉害,他们是见识过的。
但凡换一个人,说这番话,都不会有人相信。
可作为创造者的李暮说,那说服力便直接拉满。
更难能可贵的是李暮这种承认自身不足的精神,实在是让人敬佩。
……
一个问题结束。
很快,又有一位专家站起来,开口提问:
“李顾问,那么您认为软件工程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