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min,出钢量安公称容量300吨计算,那么通过的氧枪的氧流量……
李暮在纸上写下计算氧流量的公式,计算出结果,1534m/min。
看到这个数字,他不禁有些头痛:
“要达到这个氧流量,至少要7孔的氧枪才能保证足够的冲击面积和冲击深度,熔池内也能尽快形成乳化区……”
“根据等熵流表,喷孔出口马赫数m=2.0,a出/a喉=1.6875,喷口出口直径:d出=√1.6875*d喉=77.0mm。”
……
俯首在桌前,李暮很快进入到大量的计算当中。
这些东西其实麻烦是麻烦了一点,但比起耐高温材料的研究来说,可以说相当轻松了。
炉型设计及各部分尺寸、转炉炉衬、转炉金属部件……
不知不觉,他就坐到了晚上吃饭的时间。
看他一副不写完誓不罢休的势头,赵参军连忙提醒道:“李暮,该吃饭了,再不去就太晚了。”
听到这句话,李暮这才回过神,发觉自己已经饿得饥肠辘辘。
他站起身,道:“赵大哥您也没吃吧,一起去?”
“不用不用,你去吃好了,我看完这点东西再去。”赵参军笑了笑,只是不知为何笑容有些僵硬。
李暮想了想道:“要不以后我帮你打份饭带回来,也不费什么功夫?”
“不了,你吃完还得出实验室吧,不麻烦你跑一趟。”赵参军连忙道。
“行,那我先去吃了。”李暮点点头,没有再劝,离开寝室。
在他的背后,赵参军长松一口气。
……
下了楼,他一边走向饭堂,一边在脑海里继续计算。
走着走着,面前忽然一黑,险些撞到一个同样和他低头走路的人。
还好他经常锻炼反应快,一把将对方拉住站稳。
两人连人都没看清,就赶紧连声道歉:“对不起对不起!”
但紧接着李暮便发现对方的声音很耳熟。
抬起头一看,果然是王娅。
“好巧啊。”李暮感叹了一句。
两人虽然都在学校,但是一天遇到一次都不容易,更别提遇到两次。
“黄教授来实验室看了我一趟,嘱咐我好好吃饭,本来我是准备回家吃的。”王娅解释道。
闻言,李暮眉头微微皱了皱:“等等,你说黄教授突然去实验室让你来吃饭?”
“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王娅微微歪了歪头,有些疑惑,黄新华是她的老师,偶尔关心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