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可行,但在短时间内,想实现恐怕不容易。”
他的话得到所有人的点头认可。
闻言,李暮稍稍有些意外,不过细想一下,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他跑了半个月得到的信息,当然不可能多过这些在钢铁冶金领域浸淫多年的教授,有疏漏很正常。
“谢谢叶所长,是我学艺不精。”李暮道。
叶朱培笑道:“怎么能是学艺不精,你只是缺少对我们国家基础工业的了解,这很正常。”
“毕竟伱还是学生,甚至才读大二。”
听到这里,会议室内的不少专家和教授觉得有点心梗!
想想自己读大学时……
所以,这就是名垂青史的天才,和普通学者的区别吗?
“当然,也不是没有补救的方法。”叶朱培继续道:“虽然有一些材料和工艺都还没有实现,但不代表实现不了。”
“只要有足够的人手,我相信还是能很快把问题解决的。”
闻言,张教授立刻道:“我这就去和院长说,请他向文教部申请,调集咱们京大所有相关专业的教授都来参与研究。”
一机部方面的专家同样道:“我们这边也会和领导商量,把能够动用的人,全部都调到京工院来。”
两边说完,又将目光看向叶朱培。
后者立刻笑道:
“托他的福,化工冶金研究所的研究任务提前被完成。”
“现在整个研究所不少人都还是闲置状态,没有摸索出新的研究方向。”
“既然有现成的,那么我们就占一占这个便宜。”
随后,会议暂停,各方都开始到处摇人。
文教部紧急下发文件,让京都内所有工科大学钢铁冶金方面的教授火速前往京工院。
京都外的一些知名权威教授也发了电报,邀请他们参与实验。
一机部丘领导更是大力支持,把全国各地一机部的宝贝专家都调进京。
至于化工冶金研究所,第二天叶朱培就带着十几个研究员,进驻京工院的研究室展开研究。
……
没过几天,京工院小小的一间会议室内,就聚集着近八十位来自不同地方的,钢铁冶金领域的权威专家和教授。
他们被紧急召集而来,还没正式开始,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讨论起研究的事。
这种吵闹直到李暮走进会议室,才渐渐平息。
不少人看着年纪轻轻地李暮站在发言台上,俱是面露古怪。
有个好心的三东专家还好心地提醒道:
“你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