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厂是这样的?”边上的赵参军一边给两人倒了杯水,一边好奇地问道。
李暮也有些奇怪,大练钢铁他在书里看过,倒是不陌生。
但他记得,随着跃进地结束,大炼钢铁也应该结束了才对。
张凯摇着头道:“不不不,我们和分去其他轧钢厂的同学也交流过,他们也一样!”
“这些钢做出来质量不达标,根本不能用于机械设备的制作。”
“最后的结果,要么是放在仓库里吃灰,要么是重新炼一遍。”
“可无论怎么做,都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本来就比别的国家起步晚,还浪费了这么多资源,唉!”
说到最后,张凯不由叹气不已。
可他也只能发发牢骚,钢铁生产是国家的大政方针,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改变。
李暮心中也清楚这一点,在时代的洪流面前,个人根本微不足道。
哪怕他在科研上取得再多的成就,也很难阻挡这个大势。
可一想到这么多钢铁都被浪费,他还是忍不住心痛。
李建在一旁跟着叹息:“要是能有办法,既能提高钢的产量,又能保证钢的质量就好了。”
“咱们国家工业起步晚,炼钢现在都还是学习老大哥,发展的平炉炼钢。”
“这种技术是上世纪60年代就有了,早就落后于世界,我们拿这种技术生产,怎么可能赶超m帝呢!”
听着两人的牢骚,李暮忽然心中微动。提升国内的工业基础,炼钢不就是最好的方式吗?
老想着发明什么东西,反倒忘了基础的进步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能帮助国家提高钢产量,其实间接上也是提升了国家生产武器弹药的速度和质量。
这不比搓个发动机出来有用?
想到这里,李暮立马给阿斯克发去消息:
“在吗,阿斯克,帮我整理一下世界炼钢技术的发展史,以及90年代前每项技术的原理,网上能查到的就好,谢了。”
上次以朋友的借口找过阿斯克要发动机的资料,李暮这次只能以自己的名义。
不过阿斯克早就知道,李暮口中的朋友,其实就是自己。
所以收到消息后,他十分奇怪:
“李,你和你的朋友为什么这么喜欢那些早就被淘汰的工业资料?”
“这些技术在现在早就被更先进的取代,唯一的作用,大概就是陈列在博物馆里供人瞻仰。”
面对阿斯克的疑问,李暮微微怔住,好在他早就想过有一天会被怀疑,立刻道:“好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