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说,徐青你等会儿也说,你们是年轻人,脑子活泛,说不定就能想到我们想不到的思路呢。”
“别愣着了,快开始吧。”顾鸣对李暮笑呵呵道。
其他人也跟着开口:“集成电路的四项关键工艺的理论雏形,几乎都是出自你的手,由你开头再合适不过。”
……
听着一众专家和教授的话,李暮隐隐觉得不对,不过又说不上来。
但话说到这个份上,他也不可能什么都不说就坐下去。
想了想,说道:
“薄膜沉积工艺,是在基底材料上形成和沉积薄膜涂层的过程,它的主要作用,是适应溶脱剥离法图形转移的需要。”
“假设光刻胶有一个剥离化转变温度,当温度大于一定值时,光刻胶图形开始软化和流动……”
“另一方面,沉积的方向性也直接决定是否能够成功剥离沉积的薄膜,影响最终的效果。”
“综上,我认为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方式,同时满足衬底升温和沉积方向性好的要求。”
……
实验室内的专家教授们,随着李暮的叙述变得沉默下来。
即便心知李暮在半导体的研发敏感上惊才绝艳,但是听闻远没有亲眼见识更来得震撼。
这才多久时间,光刻胶的问题才刚刚解决,薄膜沉积就有了明确指导方向。
“我说完了,请各位专家教授们指教。”李暮将资料说完,发现气氛似乎有些古怪。
难道他说错了?
那也不该是这个反应啊?
黄新华看见李暮面露疑惑,轻咳两声,连忙道:“说得不错,刘泽汪洋,你们俩接着上去说说。”
“啊?”被点到名的两人惊呆了。可看着黄新华的眼神,只好硬着头皮走上去。
……
刘泽和汪洋的发言,中规中矩,不好不坏。
一些观点算是有些微的创新,但比起一套方案直接将研究难度降低几个档次的李暮,差距就很大了。
两人自己都差点说不下去,觉得说的东西一无是处。
但一众专家和教授,却丝毫不吝掌声和赞赏,夸奖他们说得不错。
然而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场面话而已。
李暮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刘泽和王娅作为研究生,水平还是不错的。
只不过是因为接着他的后面发言,显得好像和小学僧一样。
刘泽和汪洋说完后,接着是王娅和徐青上去。
两人的学习成绩都在各自专业名列前茅,而且能得到教授们看重,思维反应是相当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