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手段频出,更改剧本
2004年,在很多人的记忆当中,印象最深的是奥运会。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互联网在今年会打响第二次浏览器大战。
其实早在21世纪的第一年,被誉为浏览器第一股的“网景”就和微软打过一次浏览器战争。
这场战争对于很多国人来讲是陌生的,因为当时,私人电脑并未在国内得到普及。
网景和微软为了赢得这场战争,疯狂地迭代各自的产品,使万千观众看得眼缭乱。
苦战之后微软终于给出了自己的杀手锏,将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和ie浏览器捆绑销售,阵脚大乱的网景开始急病乱投医,最终失去了民心、丢掉了市场。
当然,微软也并非安然无恙。
由于将操作系统和浏览器进行捆绑销售,微软也受到了美国反垄断法的调查。2003年7月,开天辟地的网景公司正式解散,微软公司“仅仅”赔偿了7.5亿美元。
当从21世纪开始的第一年开始,ie浏览器就展现了它非同凡响的独特魅力,用短短三年的时间占据了全球超过80%的市场份额。
但巨大的财富却让ie浏览器逐渐的懒惰散漫,版本迭代的速度越来越慢,从一年一更新变成两年一更新,最后变成了五年一更新。
众所周知的是,21世纪正是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期。
各类编程软件和操作系统层出不穷,互联网社区更是发展成为了全球活跃用户数最多的社区,人们都愿意为一个项目去贡献自己的想法,一起搭建高楼大厦。
而当时间来到2003年7月时,mozilla基金会成立,它的目标是保证 mozilla可以在没有网景以后能继续生存下去。
这个名字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因为它是一个非营利性的基金会。
但是其产品肯定在很多人的心中留下过深刻的印象——火狐浏览器。
而目前这个时间点,国内的浏览器发展状况却令人堪忧。
当年微软战胜网景靠的是垄断,后来因为不重视与用户的互动体验,才会被其他浏览器慢慢蚕食市场份额。
但如今的国产浏览器,没有垄断的命,却得了垄断的病。
总的说起来就是“本事不大,脾气不小”。
具体表现就是,只要你钱投广告,那他们就敢给使用浏览器的用户打开浏览器的时候放上10秒以上的广告,完全不在乎用户的体验。
而且是我这个浏览器觉得你这个用户用得上这个功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