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光甲航天前不久才开了一年一度的全体股东代表会。
因为光甲航天的投资方基本上都是地方国资,以及一些金融类央企,他们分享的信息来看,各地都打算加大对光伏的投入。
一个是因为太阳能电池技术迭代后带来的超额利润,二来是因为这两年新能源车的快速渗透,三来是因为传统基建已经很难拉动gdp增长了。
像徽盛申海、鹏城这些地方国资都会以地方平台的名义投资新建一批光伏发电站和路边的新能源充电站。
这还只是华国市场,考虑到全球市场,这确实是一块很大的蛋糕。
但问题是跨界的话,隆基、晶科、晶澳这些头部厂商去年就开始建厂了,今年就能投产,第一批的超额利润这批厂商能吃下来。
等你现在开始启动到正式投产,少说也得两年半,你组建起团队,收购设备,在这个时间点都要付出更高的代价。
大家都知道这是金矿,金矿边上卖铲子的人也会抬价。
爸,你的成本会天然比别人高一截,然后你进场的时候有大批玩家和你差不多时间进场,头部隆基、晶澳、晶科这些把超额利润吃完的厂商开始降价挤压你们的利润空间。
他们生产了两年半,固定资产成本早就被摊薄了,你靠什么和他们打价格战?
开始没什么利润,后来是亏损,然后扛不住把这块业务卖掉。
现在集团需要的是收缩,你要是觉得光伏有前景,大可以投资光伏企业,而不是自己亲自下常”
林庆华浸淫商场多年,不是不懂这个道理,只是人在局中,总是会有欲望,欲望会干扰你的判断。
许老板难道不知道恒大窟窿很大,搞那么多业务是玩击鼓传花的游戏,迟早泡泡会爆掉吗?
他肯定懂,他不懂身边的人也懂,无非是抱有侥幸心理。
林庆华也是一样的,踩着时代发展的红利一路扶摇直上,没有经历过大的失败,觉得自己无所不能。
再结合陈元光是自己的准女婿,进军新光伏,还不是手到擒来。
林甲接着唉声道:“爸,任何高度竞争的行业,当外来者要跨界的时候,都要面临指数级上升的难度。
除非元光愿意把钙钛矿技术只授权给你,不然你还是别想了吧。”
林庆华没有问,那有没有可能,因为他知道问也是白问,反而显示出他现在的窘境。
准确来说这是所有传统行业的企业家都面临的窘境,传统业务不好做,而且肉眼可见的越来越难做,想开拓新业务又不知道朝哪个方向着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