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光甲航天内部和火箭发射稍微沾点边的研发人员都来了,把整个办公室挤得满满当当。
陈元光说完后,林天旻作为这个项目的负责人,站出来说:
“这一轮我们在开拓者一号身上搭载了大量的传感器,即便失败了,我们也可以通过传感器回收的数据,回去分析故障原因,把故障排除。
老板,再怎么样它也不会在半空中爆炸。
我们并没有采取激进的设计策略”
航天研究院的大牛还在脱敏期,只能远程观看他们的直播。
发射时间选择的是早上7点33分。
当天早上五点,在酒泉发射中心,tim带着摄影人员见到了陈元光,陈元光戴着毛绒帽子,穿得严严实实,不是工作人员介绍,tim肯定认不出他来。
“光神,你好,我们频道的工作人员都很崇拜你,听到这次能来采访你,而且能参观光甲航天的首次火箭发射,大家都争着要来。
我们内部还进行了抽签,抽到的才有机会过来。”tim同样穿得很严实,衣服领子上别了一个麦克风。
他一边在说,光甲航天的工作人员一边在帮陈元光衣服上也别一个麦克风。
“哈哈是吗,很荣幸,今天我们大概有半个小时可以聊,半个小时后我们要进入发射基地,那时候就不太方便接受采访,那时候你们能拍摄,但是需要尽量保持安静。
所以现在有什么问题,我会尽可能回答。”陈元光说。
tim点头:“明白。”说完后他面向摄像头:“我再次重申,我们这次采访没有台本。
会在尊重嘉宾的前提下,尽可能自由发挥。”
没有台本是指,问题没有提前和陈元光沟通过,他们内部肯定是会把问题反复商榷后才确定。
“光神,那我们就直接开始,我在来之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知道这几年其实国内一直有企业在做可回收火箭。
因为spacex的成功,大家都在尝试,光甲航天这一轮的火箭发射和其他公司的火箭发射有什么不同呢?”
陈元光:“之前华国发射的固体火箭没有采取捆绑式的,我们这是华国第一款捆绑式的商业火箭。在全球商业航天企业里,也只有马斯克的猎鹰九号是固体捆绑式火箭。我们相当于是第二。
长征五号和长征七号是捆绑式火箭,但是商业火箭里之前没有过捆绑式的。
捆绑式相对来说难度要大得多。
因为固体火箭点火之后,整个内部会产生高压,这种高压会导致整个火箭和助推器被拉长,它就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