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一次除了私心作祟之外,也确确实实是被李卫潼身为导演对民俗的敬畏之心和诚心所打动。这也让他想到了之前自己最初的想法——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发扬打铁花。
与其说是对台本,倒不如说是探讨当地的民俗文化。考虑到拍摄视角的独特,跟拍导演先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陈老师,是这样的,我们导演组希望的是从一个倾听者的角度出发,对沈村打铁花和当地传承人进行交流,通过与他们的对话,探寻他们背后的故事,让大众能更为深入地感受到文化内涵与其潜在的魅力……”
跟拍导演说得详细,尽可能地表述清楚让陈寐理解——《奔赴1600度的浪漫》节目组呈现给观众的是传统文化艺术的本身,而非仅限于艺人个人魅力的呈现。
“所以陈老师,拍摄过程中我们的主镜头可能不会一直给到嘉宾。”
“我明白。”陈寐合上台本点点头。
坦白来说,艺人接拍影视剧以外的综艺录制,在提升人气的基础之上,也是为了更好的树立个人形象,简单来说,就是立人设。人设立住了,才能让大众在演员之外记住艺人本身。
因而,节目组在调整拍摄风格方面,也是提前与艺人沟通并提供plan b,“不过陈老师,我们也开设了一个嘉宾专栏,全程记录您在整个节目录制过程中的经历,部分也会在剪到正片的预告里。”
这是节目组想到的最周全的方法了,在不影响艺人曝光的同时也能保证节目的初衷。
“周导,我想在最初签订合同的时候,我也已经和李导表过态。”陈寐理解导演组的顾虑,坦言道,“我三年前在这待过一段时间,接触过一点关于打铁花的文化,也和村子里的人相处生活过,今天我再回来的时候,最大的感触就是这里变了,变得越来越好了,你可能不知道以前进村的唯一一条路是泥土路,下雨天的时候泥泞得根本没有人会想到来到这个地方,更别说是来这里打铁花,但是你看现在,它已经是一条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了……”
三年时间,从一条路开始,沈村在通往更宽阔的大道。
它需要的不单单是沈村人的努力,也需要外界的支持与帮助。
“所以,周导。”陈寐收回视线望向他,“我理解你们的想法,也支持你们的做法,我也希望沈村以及其他的民俗文化能够让更多的人看到,被认可被尊重,尽我们可能地让他们更好。”
跟拍导演周重感谢能被理解,也很欣喜能够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事,在浮躁的大环境下尤为难得,他也格外珍惜,抑制不住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