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队干部专门住一个隔间,通讯员和司务长一起住一个房间,剩下的隔间专门用来放比赛用具。
比武所需要的个人装具和武器,团里面是不负责提供的。
都需要自己带过来。
自己在连队提前维护好,并且完成精确校准,自己用的更熟练的枪,能更好的发挥水平,是一方面的原因。
其次是为了杜绝选手发挥失常,把原因都放到比武方提供的武器上,造成没有必要的矛盾。
这种方式是比赛的普遍模式,国际大赛都是自己带比赛用具。
参加比武的人员不可能一直带着,在比武的时候需要把武器带上,其他时候就都需要存放起来。
枪柜和置物架就能派上用场。车队到达钢七连专属的七号营地,陈军一行人从车上下来之后,立马开始各自忙活了起来。
连长高城负责去找比武负责人,完成签到和领取相关流程文件等。
或许是为了培养,又或者是别的。
高城特意带上了陈军。
司务长是此次比武的“后勤总管”,他负责去协调相关的后勤工作。
包括但不限于去食堂报餐,不报餐搞不好就没得饭吃;去后勤处领取生活品,例如饮水、牛奶之类的补给;了解比武期间各种安排和注意事项等。
十几个连全部挤成一坨比武,再加上为比武服务的各种单位,几百人在一起是很混乱的。
能不能保证比武队不出岔子,顺利的完成各项比赛项目。
司务长的责任是很重的。
所以绝大部分连队的司务长,要么是经验丰富的三期以上老士官,要么就是脑子灵活的军官。
通讯员作为军队的“超级秘书”,他的工作同样不少。
需要帮连长、司务长和自己整理好床铺和生活用品,还要帮着管理储藏间的枪支和装具。
至于参加比武的一众选手,他们此时此刻反而是最轻松。
只需要在宿舍里整理好个人物品,然后在宿舍里别乱跑安静的休息,等待连长和队长以及司务长回来。
通过开会的方式告诉大家,比赛和生活方面的各种事项和规章制度。
毕竟选手们才是年中比武的主角,在比赛开始前需要需要足够休息,养精蓄锐等待在赛场上爆发。
要是边防连队之类的年中比武,各连队之间相距比较远,几十公里很正常。
比武报到时间通常需要几天。
而作为野战军的702团都在附近,隔得近的连队跑不过来都只要几分钟,聚到一起是很简单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