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号实验有修改,并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冷却方式。
全新的方式,也就代表全新的操作,工作上也需要谨慎再谨慎,希望能够达到制备计划上的预期。
“全都完成了。”
“现在就等检测结果了。”
实验完成的时刻是在上午,工作完成以后,制备好的材料就被运送到了材料检测中心,忙碌的就变成薛长坤教授了。
温树茂宣布所有人都可以去休息,但多数人并没有直接离开,而是继续留了下来。
有些人则干脆去了材料检测中心,希望能第一时间知道结果。
过去的7天时间里,好多人也知道了张硕的预期目标,还知道张硕是希望利用这次大规模的实验,来完成既定目标的研究。
能做到呢?
温树茂并不看好,他小组的多数人也并不看好。
他们都一直专注于超导材料的研发,也知道研发难度有多高,并不是做大量‘存在变量’的实验,研究是能够有突破。
材料的研究很不容易,有时候真的是要靠运气。
这主要是因为材料学没有一个通用的原理,而超导也没有完善的基础理论,研究很多时候靠的都是经验和运气。
现在制备好的材料,性能会怎么样?
温树茂也去了材料检测中心,他和薛长坤说了几句,然后就直接等在门口。
薛长坤你知道有很多人等结果,他也对于材料性能很感兴趣,马上就开始检测工作。
超导材料的检测不是那么容易,针对每一项关键性能都需要多次测试,一种材料大概需要两个小时才能出结果。
好的方面是,多种材料可以同步测试,就像是去医院体检一样,一个检测项目可以排队轮流做。
一个多小时以后,1号材料的检测结果出来了。
薛长坤第一时间走出来,把打印好的报告单交给了温树茂,并小道,“我知道这种材料的初始数据。”
“现在来看,临界温度提升了3k,提升的并不多,其他属性中,只是物理特性有些许提升,不过有提升就是好的……”
温树茂肯定的点头。
如果是放在平日里的研发中,把一种基础的超导材料临界温度提升3k,已经能算是很大的提升了。
但是,和预期目标相比……
3k,算得了什么呢?
温树茂继续认真的看报告,等看完以后还给旁边其他人看,其他人的看法也差不多,“有提升啊,很了不起。”
“一号实验很成功啊!”
“3k,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