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核聚变是最好的选择,而元素抗性测定,则关系到核聚变维持的一种关键调节材料的研发……”
所有人都认真听着。
张硕所说的氢弹电池技术,听起来就很高、大、上,但似乎先进到无法接受了。
氢弹电池?
现在核聚变还远远达不到进行有效控制的阶段,又谈什么核聚变电池?
研发跨的步子也太大了吧!
至于张硕所说的什么调节材料之类的内容,在场众人都是听不懂的,他们并不了解理论,更不用说,没有公开的理论了。
所以众人的感觉就是,研究非常的高大上,但有些不切实际。
当然,物理研究大多都不贴合实际,他们也是能够理解的。
以氢弹电池为研发目标,即便最终不能研发出来,其过程中所做出的研究成果也会非常有价值。
李老师听着也认真点头,“研究确实非常重要。”
“不说氢弹电池,即便只是元素抗性的测定,对于新理论的探索也非常重要。”
这一点是肯定的。
李老师说出肯定的话,也就代表认可了研究内容,启动实验肯定是没问题了。
佟智国想的内容就不一样了。
其他人就只是听一听,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他则是被邀请带队做实验。
这个实验风险明显很大,超高温、新型核反应加在一起,还控制在一个反应炉内进行,简直是有些不可想象。
“比强力拆分的风险还要大……”
“到时候,出现意外也许制造的是氢弹级别的爆炸?”
“也许吧。”
“内容还了解的不多,也不能肯定,但风险肯定是存在的。”
他可是经历过风险!
那次运气是很不错,出现小型原子弹级别的爆炸,都只有几个实验人员受伤。
这次运气还会好吗?
如果出现了事故,这把老骨头了……会不会被炸的灰飞烟灭?
换一个角度想想,实验确实很有意思,超高温活跃元素再加上新型核反应,全世界有谁能把两者结合在一起进行实验?
这绝对是最前沿的研究,只要能完成,他的头上冠上‘英雄’的称号也不为过。
到时候,历史留名不是小事儿?
再换一个角度思考,实验中发生了事故,他被炸的灰飞烟灭,会不会也能历史留名呢?
“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佟智国院士,在极为重大的元素抗性实验中丧生,为科学研究奉献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