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靳家嫂嫂在甲丑兵寨经营的重明楼分楼亦得了生发,生意做得如火如荼,这一家独大的生意确是好做,听得她平日里闲谈,依着我猜,怕是都不差周家姐姐在重明坊市里守得那间铺子许多了。”
“不错,涨了些眼力。”叶正文稍显赞许地点了下头,心头亦跟着放心了不少。
何昶修行虽算不得慢,但毕竟只是个四灵根,性子又远不如段安乐内秀、靳世伦坚毅,是以便算有一众长辈的用心栽培,但能保得他在九十大限之前成就筑基,或就已是得天所幸了。
故而依着康大掌门等人对何昶所做的长远打算,后者不消如康荣泉、段安乐、明喆这些后起之秀一般挑起大梁,能如叶正文这样做好外务、为主事之人拾遗补缺,便算很好了。
这也是康大宝本来要其拜在裴奕门下的原因,道理还是如当年要康荣泉拜师裴奕时候一样的道理,先掌门一系下面的四人本就同气连枝,何昶作为先掌门血裔,拜在李师叔一系门下,却能更好弥合两家关系。
只是康大宝这主意却被叶正文否了,原因是裴奕到底还未成筑基,将来如何犹未可知。若是何昶拜在裴奕门下,确是显得有些薄待,或要招外人口舌。
叶正文所言这话虽是十分功利难听,却也十分在理,康大掌门犹疑一阵过后,便就替仍被留在颍州的蒋青拿了主意,令何昶拜在了蒋青门下。
恰好明喆也才成筑基,正在本山修行,这几年倒也能抽暇出来,对这小师弟好生教导一番。
巡视寒鸦山诸事民生这差遣对于寻常弟子算不得肥差,但是有了叶正文的精心安排,却成了何昶一项稳定的收益来源。
不过此子倒也争气,身上膏粱做派无有太多,也未有辜负众人这番照拂。这些年为人处世尚算合格,将来或能做得好这一摊被诸位长辈寄予之事。
二人行到掌门小院的时候有些热闹,长居在野狐山豢养蜂群的张楽也告假回来了,此时正怀抱着康大掌门独女康令仪,珍惜十分。
倒也难怪,重明宗内一众长辈除了周宜修外,便数张清苒与张楽最为亲近。
她灵根不佳、悟性也只一般,索性年资颇老,豢养多年的灵蜂也在稳定生发,是以便算前程不佳,但在各家长辈心里头却也不是全无分量。
可如今分李张家业已不在,重明张家便算这些年已有族人十万,照旧未寻得出一个灵根上佳者。
若不是前些年重明宗弟子折损得厉害,又有张祖师这层关系在,张家冒出来这几根仙苗怕是连重明门墙都难得进,照旧要跟董家、蒋家这些附庸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