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吏,也在这股年轻人推动之下越发的有了向上的动力。
当夏元吉他们听到了这么一个机密的事情之后,震惊的他们在书房里边半天都说不出话了。
夏元吉和户部尚书赵勉以及其他的各部尚书们,以为‘以工代赈’、‘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纳粮’,已经是非常超前的。
已经是可以说掀起整个天下动荡的改革。
可是没有想到,这样的改革居然还仅仅只是为后续改革铺垫而已。
皇帝他们已经在开始做户部,把宝钞印钞局都给接管过来。
他们甚至都不知道,其实锦衣卫已经开始到各地去考察情况。
朱元璋已经对锦衣卫这种凌驾于律法之上的机构不是很满意了。
尤其是在朱标一而再再而三提醒他。
如果一个朝廷想要正常运转,就绝不能够出现这种凌驾于律法之上的机构时,他已经是听从了。
按照史书记载,在朱元璋在朱标过世之后,已经把锦衣卫给解散了。
甚至连锦衣卫用的那些刑具都给焚烧一空。
只是到了永乐年间,朱棣因为上位是靠造反,出于监控天下的原因,又重新启用了锦衣卫。
而现在朱元璋看着锦衣卫这支部队解除的话,实在有点可惜,还不如直接将他们重新利用起来。
怎么利用?
利用这支队伍得精明强干和只听命于皇帝这两点。
让他们去管理宝钞都提举司和平准库,同时更是让他们利用曾经震慑天下的影响力,在这次清丈土地、赋税征收方面出力。
因为宝钞都提举司这当中是涉及大量的金钱往来的,不管是回收过来的旧宝钞进行销毁。
又或者是每一次新增发的宝钞,要连同宝钞以及黄金白银一同运往各个宝钞都提举司仓库里边,这都涉及很严格的保密工作。
必须得要运输人员的忠诚,因为不管是真金白银,还是新宝钞,都是高价物。
朱元璋不放心其他的部门,交给锦衣卫来干是最合适的。
不过现在锦衣卫充其量才五六千人而已,如果真的要扩展到全天下去,那锦衣卫就得扩充。
甚至到后期朱元璋还想让锦衣卫参与到,对全天下所有税务有关的监察工作上去。
原本这些锦衣卫就擅长无孔不入的情报工作。
他们技术娴熟、业务对口,何不如让他们去查偷税漏税这种事。
毕竟以后大明王朝的赋税工作,可都要寄托在买卖人身上。
这些人买卖人的流动性,会让税收工作变得复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