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钱才争夺成那个样子。
又听到了从底层调派上来的内阁成员,夏元吉、葛有民以及那些知县们反映乡村的赋税制度,给老百姓们带来的承重压力。
有了这些前提之后,陈寒说他的赋税制度以及他的理念不先进,以及他对于买卖人的这些偏见,其实都对应得上的,他也无话可说。
所以现在陈寒说得这么的大逆不道,他不会有什么表现是因为早就已经有准备。
故而对于陈寒的不逊言辞,也就没有那么多的在乎。
陈寒在说到这里之后再次说道:
“朱元璋这个皇帝的确是农民出身,所以他也知道百姓们担负了很重的负担。
开国之后制定的赋税也很低,按两税法,朝廷分夏、秋两季征税,每户人家按照田亩和资产多少交纳税钱。洪武时期规定,官田每亩征收粮食5升3合5勺,民田每亩减2升,分别合0.0535石和0.0335石,这个标准是比较低的。
但是朱元璋可能并不知道,百姓们除了要缴纳田赋之外,还有差役、徭役两种,还有所谓的岁办、坐办、杂办各种出人出力的苦差役和杂税。
朝廷征的田赋的确是不多,但朝廷同样不给地方官府任何办公费用,但这些钱从哪出呢?
当然是从百姓们身上榨取。
上到官府里面的办公用品,下到给官府跑腿的人,都是官府免费让百姓们提供。”
接着陈寒陈述的就是之前夏元吉给朱元璋父子两个说的是一样的。
听的朱元璋面沉似水。
“朱元璋天真的以为自己将官员们的俸禄定的极低,就能限制官员的奢侈享受之风,可是他应该是不会想到,那些官员怎么可能会亏待自己呢?
朝廷不给的,他们转过头就以差役或者徭役,又或者岁办、杂办的名义,让百姓们直接给他们提供免费的劳动力或者免费的生活用品。
民间多的是百姓们到官员家里面免费当下人的现象。
多的是官员家里面的吃喝拉撒,都是百姓们供应的。
看上去官员领的俸禄很低,但架不住他们手上有这些苛捐杂税的征收权力。
拿着鸡毛当令箭的他们,层层盘剥百姓,百姓们过得苦不堪言,朱元璋还在享受着官员们拍马屁:皇上您制定的田赋如此之低,简直就是尧舜一样的君王啊。
然后朱元璋也是欣然地接受,认为自己是爱民如子。
朱元璋的出发点是好的,他希望百姓田赋低、官员俸禄低,杀的天下贪官污吏人头滚滚,但他忽略了,制度的设定,那是环环相扣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