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光芒的眼眸中。突然冒出了希望的光芒。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大唐朝廷不想着他们,但是大炎朝廷却想着自己。
而且,才一文钱!
正如这小贩所说,一文钱在现在的蒲县,连一粒米都买不到.!
“快,给我读读!”
“上面写的什么?”
“就是,快!读书人,念一念,大炎朝廷都说什么了。”
“…….”
不少不识字的百姓,都朝着那些买报纸的百姓,围了过去。
顿时,
蒲县竟焕发出了不小的生气。
百姓们,都期待的望向了报纸。
大炎!
大炎朝廷!
这时候。
一位看上去像是私塾先生的百姓,站起来,走到了前面。
一下子,他就吸引了不少百姓。
“各位,我来给大家宣读一下,大炎朝廷官员,写给咱们的信。”
这人清了清嗓子,用尽了所有的力气,喝道。
“亲爱的青州汉人同胞们,我大炎知晓了青州所面临的灾难,心中悲痛不已,但因身份的愿意,却无法直接进行干预。”
“青州汉人百姓们,经过了数十年的动荡和抗争,才终于从隋朝末年混乱中,安定下来,可!新建立起来的大唐,并没有给青州的百姓,天下十州的百姓,带来兴盛和昌荣,相反,还和氏族门阀,沆瀣一气,对百姓苟政横暴,勾结土绅,大肆侵吞咱们百姓的土地和房屋!”
“十多年过去了,咱们青州的百姓,就是没有见到光明,仍旧是生活在黑暗中,挣扎在饿死的边缘。”
“去年,我大炎见幽州受灾受难,恨不得与百姓们站在一起,但!我大炎….终究是名不正言不顺!”
“但,同胞们,我们是同胞啊,我大炎百姓见你们如此辛苦,便都答应打开国门,想尽一切办法帮助你们!”
“去年蝗灾后,不少百姓留在了大炎,成为了大炎的一部分,但!我大炎知道,另一部分幽州百姓留在大唐,仍旧不太平,不安稳,甚是念之!”
“去年,幽州受灾,可氏族门阀却少见的团结起来,只想着自身利益,从未考虑过同胞们啊!”
“导致流民千里,饿殍遍地,但他们只是把粮食的价格抬上去,吃咱们同胞们的血肉,来填满他们的欲望!”
“去年,多少同胞离我们而去?一千?一万?还是两万?不好说,但我大炎相信,各位同胞心中是清楚的!”
“这一次蝗灾再次来临,但这么多天朝廷碌碌无为,士族门阀争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