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椒便把下午袁夫人跟她说的话, 简单复述了一遍,“袁夫人问起陈书的年岁和学业情况,还提起自己娘家有个侄女, 说比陈书大上两岁, 性子极好, 容貌也端正,就是之前婚事有些不顺, 如今还留在家中。”
后面也没说让两人相看的话, 但应该就是那意思。
陈书年纪不小了, 之前母亲就说要不要给他相看女子,有县里媒人给他介绍, 还是他自己拒绝了, 说现在一心扑在科举上,娶回来也是耽误人家,过两年再说。
那时候他就后悔将孟椒说给谢长安,觉得孟椒嫁进谢家受了好多苦。
袁夫人为人和善, 她说的娘家侄女性子极好,那应该不会差了, 便有些心动。
陈书从小就是个乖孩子, 心地善良, 她希望他一直好下去,顺顺利利的。
跟前世不一样。
萧言卿听完, 心里便有了数, “袁夫人出自真定曹家, 家中出过一任宰相, 举人、进士不下数十人,她是曹家长房嫡次女, 父亲已经致仕了,有一哥哥和弟弟,她说的应该是弟弟、现陕西布政使家的独女。”
孟椒听了微惊,“这门第也太高了,怎么看得上陈书?”
萧言卿一笑,“倒也不必如此妄自菲薄。”
陈书学业扎实,日后高中是早晚的事,他年轻,性子也不似陈平那样死板,有萧家和他在,以后在仕途上不会混得太差。
袁夫人应该正是看中了这一点。
“她那侄女从小定下过一门亲事,说的是颖昌秦家,秦家当时有个女儿是废太子侧妃,废太子出事后,秦家也受到影响了。不过他们家与秦家退亲倒不是因为这事,而是曹家发现,那个秦家小公子似乎有断袖之癖,哪知刚把亲事退了,秦家就出了事。”
曹家有理也说不清了,都以为是曹家为了退亲而编造的借口。
那段时间,袁夫人将侄女接到京都城来住,袁宏道天天找他喝酒,说一回家就看到姑侄俩抱着头痛哭。
曹氏还让袁宏道给侄女找个好人家,这让他去哪里找?京都城里好的儿郎哪个不早早就定下亲事了?差的混的又看不上。
以至于一直拖到了现在,说是十九,其实虚岁二十了应该。
前些日子,袁宏道还说袁夫人娘家人要给侄女相看鳏夫,袁夫人天天在家里骂,还骂他没用。
真是无妄之灾。
萧言卿笑道:“这门亲事不算差,曹夫人弟弟只有这一个女儿,若是成了,你弟弟日后的仕途会顺利很多。不过也不用这般着急,你弟弟还年轻,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