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难所3000多人,全部都死在了罗拉病毒的手中。
相比能够自行生产消毒设备的大型避难所。
中小型避难所之中,基本很少有相关的生产能力。
再加上他们远比大型避难所狭小的空间。
导致他们基本没有什么容错的余地,在病毒入侵的时候更加的脆弱。
“得想办法给他们输送一批消毒设备。”
“不能让他们再这么死下去。”
在未来。
那些人迟早也会成为苏武的子民。
放任他们就这么毫无意义的成批成批的死在病毒之下。
实在太过可惜。
至于消毒设备。
经过这两天的持续研究,成本和体型都获得了进一步的降低。
甚至能够装载到无人机上,让其自行在避难所中飞行照射和消毒。
支援一批出去并不困难。
况且,这也不是免费白送。
最起码也能换回来数倍于成本的资源。严格来说,比平时的普通贸易都要赚得更多。
收回看向江河市城区地图的目光。
苏武又看向自己管理下的避难所。
在度过了最初的慌乱以后。
如今他控制下的避难所,其实已经又重新恢复了部分的生产和建设活动。
首先农家小院这里。
工程队继续开始进行原本的工作。
它们依托着原有的避难所外墙,对外开辟新的空间。
活动的区域,并不会与避难所内部有直接接触。
再加上运输车每次通过独立的升降平台进出地表的时候。
都会经过消毒灯的长时间照射。
双重防护下。
安全方面基本没有问题。
随后是铁矿和石灰石矿场那边。
不管是采矿还是铺路。
因为全部是机械化的操作,不存在受到病毒威胁的问题。
也都已经恢复正常。
停留在那里的机器人和工程设备。
每过一天,都能开辟出将近10公里的道路,以及挖掘数百吨的铁矿石。
还有生产60吨左右的成品水泥。
只需要再过几天的时间,等到山区通道彻底贯通。
来自矿场的资源,就可以源源不断的输送到苏武的避难所里。
最后是打捞水下避难所物资的转移工作。
同样恢复了大半。
不过与之前不同的是。
中型气垫船的驾驶员,由原本的工人转为了机器人进行驾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