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训练以节省钱粮以自肥的事情屡见不鲜。
您想啊,一个负责训练军队的文官,他又不会带兵上阵,那这兵员训练是好是坏,难道跟他有什么关系吗?
所以啊,稍微有些良心的文官,可能会按照规定稍微敷衍一下,这已经是很好了,而那些没有良心的,直接就不给你训练。
到了打战的时候,武将接手这些士兵一看,好家伙,连个简单的队列都不会,你说这仗怎么打?
还能怎么打,只能保守的打呗,什么构建堡垒,坚壁清野,然后等对方深入烧杀抢掠累了,再以截杀粮道之类的方法去打败他们。
与其是说是打败,还不如说是以财富生生将对方给耗死的。”
苏允愈加沉默起来,这两位都是军中的人,对于军中弊病自然是十分了解的,也不大可能会说谎。
苏允忽而想了起来,他前世看过一本书,那本书上是讲述靖康之役。
说是靖康年间,金兵杀至黄河边,宋廷调一支驻守京师的精锐禁军前去迎敌。
开封百姓去为宋军送行,但回来后无不痛哭失声。
因为他们看到这些所谓的精锐之师,连战马都上不去,就算勉强被人扶上马,也不能骑稳,只得伏于马背之上。
上面还提到一个事情,说很多当时的士兵,在领到军粮时自己不愿意搬运或者是搬运不了,往往雇人搬至其家。
这样的素质,如何能够上阵作战?苏允摇了摇头,有宋一朝,军队想要支棱起来大约是很难的。
真宗仁宗等人就算了,但连神宗赵顼这种猛人都改变不了这种现状,可见其艰难。
不过以后的宋哲宗倒是天降猛男,真正执掌朝政也才七年时间,便可以将西夏打得俯首称臣,还真是称得上天降猛男,就是太短命了。
北宋军队的问题,可以说是集合了各朝各代军队缺陷的大成者,只要别的朝代有的问题,他们都有,别的朝代没有的问题,他们也有。
这样的军队,想要打胜仗,唯一依赖就是有一个极为厉害的将帅,以谋略代偿军队战斗力不足,勉强打个不败不胜的仗吧。
徐进见苏允沉默,赶紧举起酒杯,道:“来来,不说那些令人不痛快的事情,喝酒喝酒!”
苏允举起酒杯,酒水入腹,只觉得苦涩,他又想起前些时日他时常梦见的尸山血海,只觉得心里堵得难受。
徐进见苏允闷闷不乐,赶紧转移话题道:“苏大家,那一日我见到有一贼酋被一箭射穿,那箭矢势大力沉,竟然直接穿胸而出,那一箭是谁所射?”
苏允闻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