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高兴,因为这才是他最多原创的东西,赵顼,还真是识货。
苏允见了懂书的书迷,自然没有藏着掖着,引经据典,将各种制度、政治改革、挑选人才、以及军事知识,挑能说的给说了,把赵顼听得如痴如醉。
到得夜色降临,宫门要关闭之时,在孙思恭的提醒下,才放苏允出宫。
赵顼赞叹道:“原本以为眉山苏氏出了三苏已经是了不得了,没想到这苏允,比他的长辈们还厉害啊。
我还以为这三国演义里面的东西,是苏允竭尽所能写就,但现在看来,他仅仅只是写了个皮毛啊。
嗯,大约是为了不破坏故事的流畅性,所以只是浅浅写了些,真好啊。
嘿,眉山苏氏,看来是这苏允最贤啊。”
此时送完苏允归来的孙思恭听到了这一句,口中咂摸了一下:“眉山苏氏,苏允最贤,官家果然慧眼识英才。”
赵顼闻言笑骂了一下,道:“阿谀奉承!”
孙思恭笑道:“老奴可不认同官家所说,咱就是说,若非官家慧眼识英才,《孟子集注》哪有今天,苏允又哪有今天?”
赵顼呵呵一笑,倒是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笑道:“以苏允的才华,就算是没有朕,他迟早也是要大放异彩的,这个功劳朕倒是没有脸去领。”
孙思恭再待说几句讨喜的话,但赵顼已经是陷入了沉思,赶紧悄悄退在一旁。
一会之后,赵顼忽然问道:“解试那边都安排好了么?”
孙思恭赶紧道:“放心吧,官家,老奴已经将话说得明明白白,一定不会有所误会的。”
赵顼点点头,神色有些忧心,道:“苏允在太学的卷宗拿回来了没有?”
孙思恭赶紧取出卷宗,却是苏允几次参与月考季考的试卷。
赵顼看了一会,忽然将试卷往地上一扔,骂道:“都写的什么玩意!”
孙思恭赶紧将东西给收拾起来,劝慰道:“官家,我听说苏允为了写《孟子集注》耗费了许多的精力,想来没有多少时间学这些。
而且,他在入太学之前,并没有正儿八经上学,能有这水平,算是不错了。”
赵顼伸手拿过试卷,看了一会,吁了一口气,道:“其实还是不错的。
你跟主考官要一份参考资料,给苏允送过去,让他好好准备。
告诉他,秋闱之后,一定要将全部精力放在准备春闱之上,解试朕能帮他,礼部试朕可帮不了他,让他好自为之!”
ps:均订已经过三千,不过字数还没有到二十万字,所以精品徽章还没有拿到手,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