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具野心,日后必反,朝廷要小心为妙。】
【为了打消桓盛的顾虑,他和皇兄楚世煦一同答应桓盛,倘若桓节反了,只追杀桓节一脉,不牵连其他。】
【而桓盛多年在鲁郡,颇有贤名,有治世之才,如今天下动荡,不该是追究的时候。】
【广威三年二月,你的奏疏被驳回了,桓节大权在握的时候,杀了不少关中士族,如今的他们可不是那么容易妥协的。】
【楚世昭面对长安朝廷的调令,选择了冷淡处理,对待长安士族他们催促你交出桓盛、桓奕的命令,你一概不接受。】
【长安对你的做法也无可奈何,你身居鲁郡,又为藩王且实际控制了当地,他们也不可能在朝野空虚的情况下对你发起讨伐。】
【广威三年三月,桓节的旧部约千人陆陆续续奔至鲁郡,愿意听从桓盛的命令。】
【不过,桓盛并没有接纳这支私人部曲,而是让他们向晋王效忠。】
【这是一支由凉州人组成的精锐之师,他们大多经历了数次战役,有着超然的战术素养。】
【桓节将他们取名为——《骁骑营》。】
【恭喜你解锁了全新的兵种——《骁骑营》。】
看着泛着绚烂般紫色光芒的骁骑营,这对于楚世昭而言,是一种意外收获。
他们大多都具备一定的骑术,只要配置战马和铠甲,都能成为重骑兵,这在封建时代,是完全难以取代的顶尖战力。
如今的楚世昭,常备的兵马已达两万之众,这是鲁郡的步卒,此外填充了一千多的精锐,还是桓氏的亲兵。
这种亲兵在战场上,哪怕大军士气崩了,也不会逃跑。
在质量上差不多相当于凌统当年在合肥给孙十万断后战死的亲兵一样。
而在这些亲兵全部战死后,凌统后面就一蹶不振了。
不知不觉中,楚世昭发现他好像已经叠了一支颇具战力的军队。
可还未等楚世昭思考的空间。
一则消息让好不容易安分下来的局势再度动荡。
【广威三年四月,在楚世驹回到长安后,长安的群臣又拥有了支配中央军的实力,在长安之中,不少士大夫想要任命族中的子弟成为一方节度使,他们一方面向幼主渲染北方节度使对朝廷的不闻不问,阳奉阴违,一方面又在幼主面前立忠臣的形象。】
【这让幼主对节度使们颇有微词,不满他们的作为。】
【广威三年五月,在大周王朝的其他地方也陆陆续续出现了很多不满意朝廷苛捐杂税的蚁贼,他们不是追随王守义的起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