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证明过自己能力的沃利·菲斯特。
在有剧本、分镜头脚本、演员合适的情况下,沃利能拍摄的比自己更好!
这其实很正常,毕竟这就是人家的天赋,人家吃饭的本事。
特别是《莎翁情史》和《天使与魔鬼》这种更考验镜头语言的电影。
有时候米洛瞎指挥,反而会起反效果。
于是《莎翁情史》开拍没多久,米洛就把大部分拍摄工作都丢给了沃利。而有了上次的合作,沃利·菲斯特接手的也非常顺畅。
下午,最后一个在格拉斯小镇的镜头拍完后。
剧组整体返回贝弗利山附近的好莱坞。
到了公司,米洛随即去了帕拉丁电影公司的市场部。
比起过去,在温迪的努力下。
帕拉丁电影公司已经越发正规。人员规模上,已算是中等的好莱坞独立电影公司。
有自己的各个部门,比如制作部、市场部、公关部、影投管理部等。
《天使与魔鬼》的第一支预告片已经投放出去,反馈回来的消息异常的好。
这部电影的制作速度,因为米洛的原因可以说飞快。
加上它其实没什么特效,主要讲究的就是镜头语言。
后期制作速度也飞快。
现在电影虽然还没有彻底剪完,但已经可以开始放风宣传。
对这部电影,多数评论家和影迷们都表示了期待。
仔细想想的话,就会知道人们有这种反应并不奇怪。
米洛在这之前虽然没拍过电影,但是《达芬奇密码》的上市,为他带来巨大声望和影响力。
特别是美国的宗教领袖们。
几个月前,他们更是以《达芬奇密码》做筏子在新闻媒体上疯狂厮杀。
厮杀到最后,以至于《达芬奇密码》有没有亵渎教廷,米洛是不是真的听到主的福音,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
宗教领袖们更想要对方死!
或者说都想夺取讲经权。
《天使与魔鬼》打出来的宣传口号,就是它是《达芬奇密码》的前传。
而《达芬奇密码》如今在美国的销量,已经突破三百万册。
电影放出来的第一支预告片里,则充满了宗教谜题和悬疑的镜头画面。
“我们都很想知道,米洛这位天才作家,他作为导演和制片人制作的电影,有没有像他写的小说那么好看。”《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消息这么写道。
当然,也有人进行严肃分析,比如《好莱坞报道》中的一篇报道这么写道:
“很显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