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渡(十二里)。”
“喏!”
“你等二人,到了那里,须得及早派出斥候,但有发现贼军至,立刻以最快的速度回报。”
镇东将军看着二人,吩咐道:
“若是贼军一直不至,或看到信号,或接到军令,就立刻渡水,绕至鲍丘渡,劫杀贼军!”
“喏!”
镇东将军看向赵广,吩咐道:
“赵广你率两千人马,提前在鲍丘渡设伏,我将率剩余人马为后军,随后出发。”
赵广精神一振,连忙站出来应喏。
镇东将军看向赵恺:
“赵府君,在大军出发前,将士们今晚还需要在这里休息,待吃饱喝足,才有力气杀贼,这军中粮草之事,还要劳烦你一番。”
赵恺连忙说道:
“不敢,不敢,将军但请放心就是,渔阳城中,近日正好有一批粮草要运往蓟县,如今拿来犒劳将士最是合适。”
“那自是最好不过,”镇东将军继续说道,“还有城中士吏百姓,也要赵府君帮忙安抚。”
“昭烈皇帝起兵以来,素来便是以仁义待百姓。如今大汉天子继昭烈遗志,以仁义称于天下,百姓只要不是主动附贼,皆同视为子民。”
“我今日封城,不为其它,只为防止有人给贼人送信,赵使君安抚好城中百姓,只言后日便能解封,让百姓无须恐慌。”
赵恺闻言,连连答应,同时在心里大大松了一口气:
“是是是,小人明白,小人一定照做。”
果然还是跟着大汉做事轻松啊!
真要换成那伪魏,说不得就要屠城了。
——
第二日中午,烈日当空。
鲍丘水反射着阳光,波光粼粼中泛着幽光。
渡口本有后汉时设的望台,奈何这些年幽州军备松驰,早就废弃。
所幸没有倒塌,经过一番修整,倒也勉强能用。
望台被改装成了渔家晒网架,上面还堆着柴垛做了伪装。
数十个弩狙手就藏在柴垛间,弩机望山贴着某处定位线——这是裴秀算出的最佳射击夹角。
“将军,按说贼子应该到了吧?现在还没有影子,会不会是那赵恺说错了,他们不是从这里渡水?”
望台上瞭望处,赵广看看天色,再看看仍是一片安静的对岸,有些按耐不住地问了一句。
镇东将军放下千里镜,平静道:“急什么,午后到达,不过是我们的估计。”
“来得越慢,对我们拿下幽州就越有利。”
因为在渔阳关口十万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