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目的的关键时刻是在冲突发生后的第二
天。在埃及作战室出现的人当中,有一位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军事顾问,他
代表阿拉法特以观察员身份出席。他对我谈了以下情况:
①
《愤怒的伙天》(安德烈·德契,伦敦,1982),第49~50 页。
② 《动荡年代》,第465。466、467 页。
“到战争的第二天凌晨,埃及人已横越苏伊士运河。埃及的军事力量实
际上已在先前以色列占领的土地内的5 英里处建立了一条坚固的防线。就在
这第二天凌晨,我对自己说:‘这是真的。在两天或三天之内我们将在特拉
维夫!萨达特确实将要完成纳赛尔称之为不可能的事业!’真的,在一个短
时间内,这是我自己正在告诉自己的话。然后,我开始发现什么事也没有发
生。埃及军队停滞不前。我环绕战争作战室非常缓慢地走着。我一个挨着一
个地观察正在指挥战争的埃及人的脸部表情。他们都是我以前的同事,我认
识他们所有的人,最后,我提出了他们知道正在我心中萦怀不释的问题。‘正
在发生什么事?’我说,‘你们为什么停滞不前?在通向特拉维夫的大门已
经敞开的时候,为什么你们不继续前进?’他们非常窘迫。可怜的同侪们!
我在镇静中十分生气。但是,我真正地为他们感到难过。开始没有人回答我。
他们眼睛看着地面,又看看天花板。他们那儿都看,就是不看我。这样,我
再一次问:‘为什么?’然后,我得到了回答。‘没有命令。我们不前进是
因为我们没有得到命令。没有计划,也就不会前进。’
“就在那时,我知道发生了什么。我们所有的人都知道。对萨达特来说,
战争已经结束。他和美国人做了一笔交易,以便使他自己成为名震一时的英
雄,现在他正等待基辛格迫使以色列进行谈判。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紧要时
刻。。不仅是对我们巴勒斯坦人,而且也是对整个阿拉伯世界。我在一生中
第一次为做一名阿拉伯人而感到羞愧。我离开了战争作战室,我痛哭,我的
心都要碎了。”
同一天,在几千英里之外的华盛顿,基辛格信心十足地向他的华盛顿特
别行动小组的同僚们保证,埃及军队不会越过他们在以色列占领的西奈内5
英里处建立的防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