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0月31日,成双成对的日本人在享受“Auld Lang Syne”。(这是一首著名的苏格兰歌曲,中文名叫做“骊歌”或“友谊地久天长”,常作为舞厅的交谊舞曲。)禁令前最后的舞曲。政府下令在这一天的午夜之前关闭所有的舞厅,以此作为一项保护措施。
记者新明武雄在一次关于战略的争论中站在海军一边,因而激怒了东条英机。
新明武雄(第一排左起第一人)和他的连队在一起。后来这一连队在守卫琉磺岛时被消灭。
一篇带来了“死亡召唤”的报道
1944年2月23日,日本的《每日新闻》发表了一篇引起轰动的文章,东条英机首相看了这篇文章后,勃然大怒,以致一定要把它的作者———战争新闻记者新明武雄置于死地。
在这篇题为《竹枪根本无济于事》的文章中,新明武雄对陆军的防卫计划进行了批判,因为这个计划命令本土的全体人民,无论男女老幼都要拿起手头的任何武器来击退盟军的入侵。相反,新明为海军的观点进行了辩护:最后的决战必须在海上进行,这样可以防止美国占领日本本土以及对日本进行轰炸。
尽管这篇文章并没有指名道姓地提到东条英机,但这位日本首相还是认为受到了人格侮辱。他给新明武雄下达了一份入伍通知,而通常像新明这样一个年入四旬的人是不属于征兵之列的,所以这个通知被称为“死亡召唤”。任何一个收到这种通知的人几乎就死定了。他们都被用船运到了最前线的部队。新明武雄将被送到了琉磺岛的一个陆军航空兵连队中。
但是海军拯救了这位记者的生命。他们向新明武雄下达了海军入伍通知,而这份通知,被精心安排在了陆军的前面到达,抢先将新明安排在了海军新闻处中一个安全的岗位上。
一位身着白色制服的警察在新成立的全日本大众党(All…Japan Masses Party)的一次集会上巡视。这个党是一个由农民和劳工组织的极左组织,仅仅存在了四个月之后,就被政府取缔。
79
· 战争中的日本
爱国主义的福音书 ·
78
爱国主义的福音书 ·
对战士们的精神支持
67
爱国主义的福音书
为了表示对美国的蔑视,东京的行人们践踏被政府宣传部门绘制在人行横道上的巨型美国国旗。
一个士兵将竹枪刺入代表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的稻草人。旁边的牌子上的内容是鼓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