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将目光投射到了包国维的脸上。
眼神里面好像流转了一个世纪。
可当惊讶的频率变成一直发生之后,惊讶便不再惊讶了。
两个人都很自然地接受了,包国维所展现出来的非同寻常。
林继庸拉了拉袖子,脸上也露出期待地神情说道。
“要不让我来打个下手?我倒也有点经验。”
林继庸本就是过来协助侯德榜的,现在发现研究有了突破,怎么可能按捺得住激动的心情。
“这个.秉文你看如何?”侯德榜有些犹豫,毕竟这算是包国维的发现,他知道这项研究的价值,所以对于林继庸的加入,十分谨慎。
想了想,包国维没啥可犹豫的,林继庸也并非是不可信任之人。
他点了点头说道。
“那就麻烦二位了。”
得到了包国维的首肯,二人便没有一丝停留,当即着手继续研究。
提前制取好的高浓度氨气,氯化钠溶液、二氧化碳等等原料都准备完成。
二位化学家,手法极其娴熟的开始了实验过程。
“注意一下水银温度计的温度.”
“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并不好,加热需要谨慎一些.”
“过滤以及洗涤的过程,也需要注意上次失败的操作,避免出现.”
“诶!又失败了!”
接连失败了几次,两位化学家并没有气馁,反倒是更加干劲十足,因为他们真正看到了希望!
时间很快流逝,三个人连午饭都没来得及吃,一直将实验做到下午。
直到饿得有些手抖了,三人才吃几口,从外头送到门口的饭菜。
该说不说,包国维一时间甚至觉得,科学家的研究生活,像是自我搭建的一个监狱一般,被限制在其中。
可他还是喜欢上了这种感觉,跟随着两位化学家的热情,好似在探索世界的本源一般。
十分的纯粹。
若是没有了包国维,即便是有了化学公式,这个实验可能尚且需要几个星期的不断验证,才有可能成功。
各类数据都需要对照实验配比,以达成最好的效果。
可包国维显然等不了那么久,时不我待。
他也顾不得,让自己的表现稍微合理一些。
便在许多关键点上,提出了看似随意的“猜想”,而这些猜想往往都是完全正确的。
就这样,三人终于在临近傍晚时分,完成了第三十三次实验。
实验台上,三个人的眼睛盯着烧杯一刻不愿远离。
经过加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