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曹禺的顿悟?青霉素之意义!
从剧场出来之后,曹禺在门口遇到了王文显。
在剧场之中无论如何都找不到自己的这位恩师,可没有想到他竟然就在门口等着自己。
王文显头上戴着一顶绅士帽,圆框眼镜的镜片厚得像是啤酒瓶底,脸上带着微笑看向曹禺说道。
“里头人太多了,我便出来等你,却不想等了你这么久。”
曹禺顿时感觉鼻子一酸,看到王文显这风尘仆仆的模样,眼泪顿时从眼眶中涌了出来。
“先生,我终于成了!”
曹禺一个健步向前,像是小时候邀功的孩子一般,在王文显的面前兴奋地说道。
王文显自然能够理解他的心情,不停地点头说道:“我都看到了,我都看到了。”
王文显祖籍昆山,四十六年的一天,出生于英国伦敦一个华侨家庭。
他长期在外国接受教育,分别在伦敦大学、哈佛大学等学校接受教育,主修的便是戏剧。
英文写作是他的擅长之处,而且擅长讽刺戏剧,作品包括但是不限于《委曲求全》、《梦里京华》。
如果说洪深是沪市戏剧的泰斗级别人物,这位便是北平话剧的泰斗级别人物。
甚至于洪深和曹禺都是他的学生。
听到先生的夸奖,曹禺觉得此刻不能够再快乐了,脸上洋溢着笑容,从前在沪市所受到的一切委屈,此刻都在脑海之中烟消云散了。
这些都是值得的。
“不过.”作为讽刺类戏剧的大师,王文显自然不会像是其他观众一样,只会一味的喊着“666”“牛逼”之类的话术,他笑着看向曹禺说道。
“不过,你知道这部话剧为什么能够爆火么?”
“为什么能够爆火?”
曹禺有些疑惑对方的问题,这不是才刚刚首映么?怎么就爆火了?
不过想一想,以首映的这个情形,爆火已经是时间问题了。
脑袋里面早就有了几个答案,他不假思索地说道:“无非是几点,故事精彩,噱头十足,形式新颖,当然还有秉文先生的影响力,以及各位先生的捧场。”
说到包国维的时候,曹禺有些不好意思,毕竟这部话剧虽然是他着手排演的,可实际上大多数的剧情,以及表演细节,都是经过包国维提醒的。
曹禺挠了挠脑袋,满脸真诚地对王文显说道:“先生,我觉得秉文先生乃是天下一等一的天才,或许咱们可以让他加入到话剧的创作之中,今后一定能够将咱们华夏的话剧事业发扬光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