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民贵君轻!暗杀包国维?
杜公馆。
随着事态的发展,形势对于进步文人群体来说一片大好。
从前的抗议行为,总是会引来国府的强力弹压,基本上没有什么妥协的余地。
而此次却是完全不同,一部《老人与海》的入局,如同为所有怀着赤子之心的人们,打上了一针兴奋剂。
滔滔大潮汹涌,即便是拥有枪炮,国府也开始想着避其锋芒。
正如迅哥儿在《无声的华夏》中写到的一般。
“华夏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
在包国维看来,这并不是什么华夏人的性情,而是所有人类群体都具有的共性。
甚至在后来,还有一个心理学定理,用来解释这种行为。
破窗效应。
听到消息之后,杜月笙满脸的欢喜。
此事是秘密进行的,他杜月笙也仅仅是做一个中间人的角色。
原没有想到能够取得这样的效果,可如今看起来,却不由得让人激动。
从南方到北方,从沪市到北平,几乎全华夏的能人志士都被调动起来。
为的是粉碎满清余孽之妄想,毁灭曰本人之野心,也让国府和金陵的那位看看,这片土地上,并非是他的一言堂。
这些日子里,从金陵方面缄默的态度来说,本次行动取得了斐然的效果。
“哈哈哈哈!我本以为会十分艰难,一如从前一般,我都做好了要从监狱里面捞出一些学生的准备,可没有想到巡捕房的那些人,竟然都是一群软蛋,便连金陵那边,也似乎是怕了!”
杜月笙喝下一口葡萄酒,心头感觉到快意,就像是回到了年轻时候,在码头之上豪放不羁地砍人的场景。
老实说,杜月笙也不是心甘情愿给常凯申当“狗”的,他是有一颗爱国心,这从他坚决抗日以及潜心慈善的行为,便可以看得出来。
认识包国维以后,对他的影响是很大的。
渐渐的,他从对常凯申言听计从,明哲保身,到了如今更加从国家大义之上出发。
成功之时,不同于从前,完全没有负罪感。
又想到了大街上汹涌的人潮,杜月笙不由得有些激动,脑袋里面开始畅想,有些激动地说道。
“古人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今天倒是领教到了,若是能够利用这番力量,天下还有什么事情是咱们做不成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