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成众,若没有大多数人的支持,再厉害的计谋,最终也是无济于事。”
杜公馆府内,包国维坐在椅子上,看向面对的两位老先生。
此刻的包国维,熬了一个月,衣服皱褶破烂,还顶着一头油乎乎的头发。
可他的眼睛里面,充满了光彩。
出来,一听到当前的情况之后,包国维并没有感受到棘手,反倒是激起了斗志!
在另外一个战场之上,让这些“敌人”瞧一瞧他包国维的厉害。
我包国维不能够上场杀敌。
但谁说,文字不能够救国?
“宣传引导,用比对方更加多的人力物力去宣传,随后激起广大百姓的支持,形成一股子浪潮,将敌人彻底的推翻。”章太炎思索了一下,评价说道。
“这的确是阳谋,但也并非是屡试不爽。”
杜月笙迟疑了一会儿,有些无奈地说道。“二位应该知道的,我杜月笙的确有拳拳爱国之心,只可惜身不由己,我不能够明面上去支持学生运动。”
他自然是知道,包国维想要做些什么。
先前,面对广大的舆论风波,包国维便是通过某种推波助澜的形式,利用学生或读者群体的力量。
用“大势”将敌人压垮。
可这个办法,从前可以奏效,这次还真不一定奏效。
最为关键的是,想要鼓动起这么多人,不同于后世发达的社交媒体。
这个时代,更加依赖于信件亦或是“人力”的传播。
杜月笙或许可以提供这些人手,可也是有限,若是太过于张扬,不免遭到金陵方面的问责。
包国维摇了摇头。
“两位先生都错了,并非是如此。”
“嗯?”
“哦?”
两个老人都露出讶异地表情,只不过章太炎脸上的是愠怒,而杜月笙脸上的是欣赏。
包国维嘿嘿一笑,随后从口中吐出了四个字。
“远交近攻。”
“远交近攻?”
读书少的杜月笙,显然被这个词语搞懵逼了,有些不是很理解。
章太炎自然不可能让好友尴尬,他便出口看似在对话,实际上在给杜月笙解答。
“所谓远交近攻,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在战国后期采取的一种策略,此法由宰相范雎所提出,秦昭王依靠此法,一边进攻邻近的韩、魏两国,一边稳住亲近楚国、魏国,最终为秦始皇嬴政一统华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竟然是如此?”
杜月笙瞪大了眼睛,眼底有一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