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大洋彼岸的问候,你的朋友尤金·奥尼尔.”
“于创作之时,我偶然间从友人处得到了阁下的这部作品,在一整夜看完之后,感触良多,《教父》这样的作品不该是一如外界评价的那样,乃是一个肤浅的讲述黑帮、暴力、权色交易的小说包国维先生我从《教父》之中阅读到了关于戏剧的众多东西,所以我写了这一封信件,为得就是与阁下探讨一番.”
作为美国戏剧的奠基人,尤金·奥尼尔的来信显然是不一般。
“看到了戏剧的众多东西?”
包国维在创作的过程中,显然是有意识的参考了后世的众多影视作品,诸如李小龙的电影还有《教父》的三部曲,以此为基础创作而出了单独属于包国维一人的《教父》。
显然这样的创作,还是卓有成效的。
尤金·奥尼尔的来信就是证据。
“终于有人懂我了!”
包国维不免发出了感慨,他写《教父》这一部作品的时候,当然还是带着一定的野心的。
可市场的反馈,显然是不尽如人意的。
读者们对于《教父》当然是不置可否,可是对于《教父》是否有着重大的文学价值,乃至于对于文学艺术抑或是戏剧,有着什么样的贡献。
没有人愿意给予高度的评价。
甚至觉得,参与到《教父》的评价之中,若是没有对其大加批判,就在文学性上失去了格调。
就算是林玉堂先生,也对于包国维的这本《教父》,并没有做过多的评价。
对于许多文学家来说,通俗文学就像是地摊小炒一般,登不上大雅之堂,跟传统文学的高雅“餐点”比起来,不值一提。
“那些都是粗野村夫才会看的文章。”
这是许多文学家在看到通俗文学的第一反应。
这样的反应,让包国维一边收获极大销量,获取到收益的同时,心中也异常地憋屈。
一种心血得不到认可的憋屈。
可现在完全不同了,在大洋彼岸,竟然有一个大佬认可自己,甚至还是美国戏剧界大师级别的人物。
这让他不得不兴奋。
“《教父》这篇小说让我对于戏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戏剧是什么?戏剧不仅仅是生活,是生活的实质和表现,也应该是幻想边界的体现生活乃是一种斗争,或者可以是常常是不成功的斗争.”
“当仔细阅读《教父》的时候我明白了,这篇小说给予人们带来的震撼,受到万千读者的喜爱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故事性精彩,更加是因为人们能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