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市,缉槼中学。
1913年,曾国藩外孙聂云台,捐赠聂家花园西北一块地,建设完成起名聂中丞华童公学。
在沪市,这是一所数一数二的重点中学,也是沪市众多学子趋之若鹜的地方。
时值六月,一个学期的末期,学校里面的学生,都在积极的进行备考,每个人都力争上游,埋头苦干。
中学里面的学生,大都来自沪市富裕家庭的子弟,少数有得到助学金的贫穷子弟,也只能够在校园里独来独往。
在学生们看来,国内的各个大学根本无法进入他们的法眼,唯有出国留学,去英国去德国去法国,亦或者是去美利坚。
这才是走上人生巅峰的唯一道路。
在这动荡的年代里,几乎所有人都不能够免俗。
高二一班。
即便是在课间时候,教室里面也是一片静寂,学生们来来往往,手里心里脑里,从来不停下。
聂子云,高二一班实至名归的全班第一,也是整个年段的第一。
据说,他的天才程度,可以跟某位姓钱的中学生一较高下。
至于跟包国维比?
抱歉,这位包国维同学,如今已经被所有中学老师默认开除高中籍了。
因为这个家伙的逆天程度,已经难以用常理来解释了。
若是非要解释一番,恐怕得要用上玄学,什么文曲星,什么文昌帝君转世之类的。
搞一点现代化的,就会说他是英国人牛顿转世到华夏,要在文学等途径上,搞一些惊天动地的发明。
总之,经过以讹传讹,很大程度上,包国维的名头已经被有些神化了。
“聂子云,我可太羡慕你了,伯伯是校董聂云台,家里身世如此好,学习又如此拔群,在这沪市也是数一数二了,若是非要比的话,也只有那个包国维可以比了吧?”
做完手头上的题目,同桌王文济终于有机会闲聊一阵,看向对方手头上整整齐齐的答案,忍不住发出了感慨之声。
想想自己老爹,也仅仅是在沪市国府担任一个小小的总长,掌管一片区域的小小财政。
跟聂子云怎么比?
聂子云也刚刚放下了手头上的笔,想要对一对黑板上的答案,便听到了同桌的感慨。
他轻轻一笑,不予评价。
王文济继续眉飞色舞地说道:“还有还有,听说学校里好多女生都喜欢你,那个沪市张行政总长的女儿,还有那个政务次长的小女儿,可都对你爱得死去活来,我看你的受欢迎程度,不比那个包国维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