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国府大人物出场?给秃子写信!
1930年4月1日。
杭城,梅登高桥体育馆内,人声鼎沸。
二十几个省会地区以及华侨代表队齐聚一堂,光是参与本次赛事的运动员就将近2000余人。
本次运动会,乃是常凯申上台以来,第一次举办全国运动会,所以对于这场盛事,国府不可谓不重视。
特别是常凯申,想要通过这次运动会,洗刷掉前几次运动会的屈辱,展现出在他治下全新的社会面貌,以及强劲的国人精神。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能够向各国的大使们展现出自己的实力,以博取国际上更多国家的支持。
这一点才是常凯申最为在意的,所以先前才会对于美利坚《纽约时报》记者,那么的重视。
连带着对于包国维这个人也重视起来。
“特娘的,真他妈壮观啊!”
运动员的候场区内,魏俊明抬头看着上空翱翔的飞机,以及耳边阵阵响起的军乐声,不免发出了感慨之声。
对于这个时代的普通人来说,能够见到如此场面,确实令人心潮澎湃。
可对于来自后世的包国维来说,这个运动会开幕式的场面,还是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了。
比起自己看到的那些运动会开场,要差得太多了。
远远的,朝着高台上望去,上面正站着一个身材瘦削的“卤蛋”。
他的演讲显然是想要展现出慷慨激昂的姿态。
可一番演讲下来,依旧还是让下面的所有人听得昏昏欲睡。
紧接着是国府各个重要人物发言。
不论是北方的《大公报》,还是南方的《申报》。
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个绝佳的新闻机会。
可最为重视的,还是当属沪市的《时报》。
社长黄伯惠,为了能够更好的传递本次盛会的消息,让全沪市乃至于整个南方的老百姓,都可以领略到运动会的盛况。
不仅仅派出了专员,在杭城与沪市两头随时待命。
甚至于还包下了一趟列车,专门用来传递两边的消息。
为了更好呈现出本次运动会的效果,黄伯惠特地从国外进口了全新的印刷设备。
力求为所有《时报》的读者,呈现出一个完美的视觉体验。
而如今,《时报》在包国维的接连助力之下,也隐隐约约有在沪市,成为《申报》底下第一大报纸存在的趋势。
“秉文,最近文坛的风声可又是不太平了,这些家伙还真是如同狗皮膏药一般,怎么甩都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