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不要与吕据勾结,那自己就会饶他一命。
可滕胤担心孙綝不会放过自己,于是扣押华融、丁晏,率军自卫。
孙綝大怒,于是上书称滕胤谋反,派将军刘丞围攻滕胤。
滕胤兵少,只得坚守官署,等待吕据到来。
最后孙綝调大军围攻滕胤,将其杀死。
孙綝杀死吕据、滕胤后地位稳固,皇帝孙亮只得封他为大将军、永宁侯。
此后孙綝居功自傲,态度傲慢无礼,引起了百官的强烈不满。
孙虑见孙峻薄待自己,后悔替他阻拦吕据,便与将军王惇合谋除掉孙綝。
孙綝得知此事,于是杀死王惇,逼孙虑自杀。
太平二年,曹魏大将军诸葛诞不满权臣司马昭专权,于是起兵反叛,还向东吴求援。
孙綝于是派文钦、唐咨、全端等人率3万大军救援寿春,支援诸葛诞。
司马昭则调动二十多万大军包围寿春,阻击吴军。
孙綝因此又派朱异领兵3万支援文钦、诸葛诞,结果吴军寡不敌众,损失惨重。
随后孙綝又增调五万大军给朱异,让他继续救援寿春。
但朱异仍旧不敌魏军,只得退军。
孙綝正想借机伐魏而提升威名,自然不肯轻易认输,于是又给朱异三万人马,让他救援寿春。
但朱异认为魏强吴弱,不愿再让士兵白白送命,于是坚决不肯前去。
孙綝于是杀死朱异,派弟孙恩救援寿春。
但吴军还未到达,诸葛诞就在太平三年兵败被杀,孙恩只得退军。
最后孙綝在诸葛诞之乱中不仅未能获得曹魏尺寸之地,还损兵折将,
杀害了名将朱异,导致自己声威大将,百官对其更加不满。
吴帝孙亮已经十三岁,开始亲自处理政务,对孙綝损兵折将之举很不满,于是多次责备他。(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