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嵩极高的功名期许和人格期待,这也是他以后成长为名将的重要原因。
成年后,皇甫嵩举孝廉,任议郎,接着出任北地太守。
中平元年,黄巾起义爆发,河北、中原一带遍地烽烟。
作为“天下之中”的洛阳人心惶惶。汉灵帝召集军事会议,安排洛阳防卫。
皇甫嵩这时也已被调至洛阳,参与会议。
会上,他建议解禁党锢,拿出宫内钱财、西园御马,以奖励和充实军队。
汉灵帝采纳了皇甫嵩的建议,并且将精锐的北军近卫军、三河骑士4万余人整编为两军,前往颍川,镇压黄巾军。
左中郎将、持节皇甫嵩统帅其中一军。
在颍川郡治长社县,皇甫嵩被黄巾军包围。
这已经是另一支汉军朱儁战败之后的事,汉军情势非常不利。
危难之际,皇甫嵩临危不乱的大将之才显现得淋漓尽致。
他安抚部下说:“兵有奇变,不在众寡。”
然后设奇计惑乱对方,趁夜出击,大获全胜。
这是皇甫嵩对黄巾军的第一战,颍川、汝南等地得以平定。
接着,皇甫嵩率军东进,在仓亭,擒斩黄巾军将领卜已。
此时,董卓等刚吃完败仗,是皇甫嵩力挽狂澜,继续进攻,击败了张梁,彻底扭转了不利局面。
然后,皇甫嵩率军北上常山,击败张宝,摧毁了黄巾军最后一支主力部队。
烽火燎原的黄巾起义至此告终。其间战功,皇甫嵩稳居第一。
“又有一次,中常侍张让曾私下找到皇甫嵩,公开索要五千万钱,皇甫嵩没有答应。”
“赵忠、张让两人于是怀恨,在皇甫嵩讨伐边章等人时,趁机向汉灵帝刘宏进谗言,诋毁皇甫嵩征战无功,耗费巨大。”
“同年七月,刘宏听信谗言,征召皇甫嵩入朝,将其贬职降爵,收回其左车骑将军印绶,又削减其封邑六千户。”
“中平五年十一月,凉州人王国叛乱,举兵围攻陈仓,汉灵帝刘宏重新启用皇甫嵩,任命他为左将军,指挥前将军董卓,各自率领两万人前往征讨叛军。”
“董卓建议快速进兵陈仓,解除叛军的包围,皇甫嵩没有听从,认为陈仓城虽然小,但是城池坚固,王国虽然兵势强盛,难以攻破;”
“只要敌人不能攻克陈仓,自己以逸待劳,不用调兵遣将就能取得胜利。”
“王国率众围困陈仓城,从冬天一直到次年春天,持续了八十多天,因为城池坚固,始终不能攻克。”
“中平六年二月,王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