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神情紧张地追问王英楷。
“姐夫,我还是有些不解,以滕帅现在的实力,比朝廷只强不弱,为什么你不考虑现在投奔滕帅?如果现在投奔滕帅,似乎更会让滕帅倚重啊?”
“莫非,姐夫在武备学堂时同滕帅有仇怨!”
王英楷不由笑了起来,“仇怨是谈不上的,只是滕兴甫那时自持聪明过人,眼高于顶,清高孤傲的很,不屑于我结交。”
王英楷感叹着道,“想不到滕兴甫果有大才,竟然以一己之力力抗列强联军还能最终获胜,在短短一年内更已擢升封疆大吏的高位。”
“再看其治理直山两省,也是成绩斐然,就连张香涛那种孤傲之人,都对其赞赏有加,可见其不凡。”
王英楷慨叹一声,“文治武功,滕兴甫都占全了,收拢天下人心也颇有手段,单单那个消减农税的手段,就可让天下人心半数心系于他,以此手段才干,纵观海内,恐无人可及他一二了,倒是有真中兴名臣之姿。”
王英楷想要说滕毓藻像真龙天子,可最终还是改口,即便和自己的小舅子,有些话也不能说的太露骨
感觉到说远了,王英楷又拉回话头“其实,也不只是我,滕兴甫在武备学堂时,几乎同所有同学都不是很和睦。”
“也正由于滕兴甫性情乖张,从德国回来后,商德全几人都事有所成,甚至绝大多数没有被李中堂选中留洋的,也都混的风生水起,不说那时的我和张子志以及王子春,还有田中玉、王怀庆这几个我们一期同学,混得都要比滕兴甫要强得多。”
“唯有滕兴甫这个一期中步炮兼修出类拔萃的人物,却在各军中屡屡碰壁,不得已又回到武备学堂做教习。”
“可老天有眼,最终还是让他碰到了荣禄这个肯赏识他才干的贵人,又恰逢庚子年之乱,时任直隶总督的裕禄手下没有善战之将,从而终于成就了了他,让他自此一鸣惊人!”
说到这里,王英楷不由感叹起来。
“滕兴甫的际遇,正应了《庄子.逍遥游》中的那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滕兴甫似乎就此顿悟了以往种种不是之处,一改前非,如今不仅军事上依旧锋芒毕露,指挥数十万大军也能纵横开合,如指臂使,心胸竟也大了不少,倒是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王英楷虽然不似吴佩孚那样的秀才出身,可他也不是大老粗,相反,王英楷幼时家境颇为优渥,不仅读过书,甚至还有附贡生的出身,所以平素喜欢引章据典拽上几句。
王英楷重重叹口气,似乎在为他没有遇到荣禄那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