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
最惨是正在举行婚礼的,收到消息之后,礼服直接换成丧服。
越是官宦之家,对服丧越重视。
在南京六部主持下,众多官员齐聚一堂,朝着京师方向进行了祭祀。
混迹在人群中,李牧发现自己的人缘好了不少。
往日那些对武将们不屑一顾的文官,见了他之后,也热情的打招呼。
如果不是时机不对,估摸着他收到的请帖,能够堆满一间屋子。
权力的魅力,就是这么玄妙。
文武之分,在成为辅政大臣之后,界限就已经被打破了。
虽然天元帝临终前,对辅臣们的业务进行了划分,但那只是对新君的嘱托。
在外界眼中,此刻大虞已经进入八大辅臣时代。
八位辅臣中其二,李牧身上的关系户标签,变得越发明显。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兵部发出的调令,执行效率快了很多。
造舰大业进展,也顺利了很多。
为了加快效率,南京工部还从其他船厂,抽调了能工巧匠。
船厂所需的耗材,也获得了优先供应。
南直隶巡抚衙门承诺的军饷,破天荒的没有出现漂没。
对众人送来的善意,李牧是照单全收。
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他的人脉关系,直接蔓扩散到了南京大小衙门。
“夫人,南京不能待了,我们赶紧启程回扬州!”
听到李牧的话,景雅晴翻了翻白眼。
没法待是假的,主要是事情办完了,人脉关系也扩展了。
倘若继续留在这里,就要有人上门,求办事了。
前脚还称兄道弟,转头就翻脸不认人,肯定是不行的。
可帮人办事,也不是好帮的。
京中局势不明,此时做出任何承诺,都不是智者所为。
最佳选择就是赶紧走人,先回扬州避避风头。
如果是聪明人,自然能够看懂他的意思,不会在这种时候上门。
“放心吧,夫君。
东西早就收拾好了,船都在码头上等候多时,随时都可以出发。
现在这种情况,南京也没什么好逛的,早点儿回去也好。
一连十天没有收到家书,也不知道京中的情况怎么样。”
听到自家夫人的吐槽,李牧都不知道该说啥。
从南京到京师,足有两千多里路,十天都不够送信时间。
五百里加急信件,那是发生了重大变故,才会启用的传讯手段。
平常时期的家书,还是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