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人。
“侯爷,我们守城的时候,都没法给士卒凑齐武器,何况是一群叛军。
从战略上来看,宝应比兴化军事价值高多了。
京营的实力,也远超我们。
叛军把精锐放在那边,完全是应有之义。
您看敌人的中军方向,就有一队手持长枪的士卒,甚至部分人手中还有鸟铳。”
李牧淡定的解释道。
大虞世家的力量主要在朝堂上,留在民间的主要是影响力。
家主一声令下,就能够拉出上万士卒的,那是两晋时代的门阀。
现在的地方士绅,敢私藏几套铠甲,都要人头落地。
在规则体系内折腾,文人世家近乎是无敌。
跳出到规则之外,这些家伙什么也不是。
拥有盐丁的两淮七大家族,在一众文人世家中,武力值已经算是非常拔尖的。
大虞开国两百多年,只听说过藩王造反,武将藩镇割据。
文人世家举兵造反,他们还是第一波。
真要是手中拥有雄厚的军事实力,文官集团又岂会畏惧厂卫的屠刀。
“本侯明白了,你来指挥战斗吧!”
舞阳侯点了头说道。
近距离接触到叛军,原本的畏惧心里,慢慢开始消失。
不光是对叛军,更是对朝堂上的文官。
现实告诉他,那帮看似牛逼轰轰的家伙,实际上都是一群外强中干的家伙。
本质上文官和他这外戚都一样,权力都源于皇权。
只是最近这些年,文官集团力量迅速装大,渐渐不满足于依附皇权,开始想要限制皇权。
一定程度上,文官们是成功的。
对比开国初期的几位君主,后面的皇帝权力要小的多。
哪怕是天元帝这位强势的君主,也是在慢慢试探文官们的底线,一步步加强皇权。
要不要把自己看到的,告诉皇帝?
迟疑了一下之后,舞阳侯还是选择放弃。
自家的外甥有多能折腾,他最是了解的。
在有制约的情况下,都敢顶着压力,推动一系列的改革。
倘若洞悉了文官的虚弱本质,谁知道还会搞出什么事情来。
“末将得令!”
李牧当即回答道。
舞阳侯受到触动,这是必然的。
如果不是前世学过历史,知道文人世家在满清的屠刀之下有多乖,他也会受到触动。
执掌帝国权力的最大利益集团,手中居然没有保护自己权力的武装,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