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或许有机会迅速把叛军镇压下去。
可是现在的情况不一样,叛军已经做大,朝廷这边反而实力大损。
一增一减之下,大幅度增加了平叛难度。
两年时间,实际上已经是乐观估计。
倘若敌军负隅顽抗,搞不好平叛周期,还会被拉长!”
景国良硬着头皮回答道。
吸取了前面一众倒霉蛋的教训,他宁愿和皇帝硬顶,也不愿意空画大饼。
提前把困难说清楚,没有按时完成任务,还可以找借口推脱。
事先把皇帝的预期提高,当着群臣的面画大饼,那就相当于立下了军令状。
完不成任务,那就是欺君。
“陛下,成国公说的不错,现在这种时候不能着急。
朝廷经不起折腾,当务之急是求稳。
宁可不发起大战,也不能在和叛交战时大败。
年内发起南京之战,就充满了风险。
若是想要四面开,恐怕……”
舞阳侯紧跟着劝说道。
作为江南总督,他需要面临的麻烦最大。
光收复南京,就不是一件轻松活儿。
明面上,勤王大军可是损失惨重。
哪怕政治需要,他也必须做出休整补充兵力的样子,才能发起南京之战。
私底下他和李牧商议过,回去之后就先把战兵,从两镇扩充到五镇。
扩军期间,不适合发起大规模会战。
一切顺利的话,年末的时候能发起南京之战。
打起来就是给朝廷的交代,什么时候能收复南京,还是要看叛军的表现。
“哎!”
“国事艰难啊!”
见自家人都反对,永宁帝忍不住感叹道。
经验告诉他,所有人都反对的事,肯定干不成。
“陛下,参考历史经验。
白莲教这种宗教叛军,一旦取得了优势,高层就会迅速走向堕落。
拖的时间越长,就对朝廷越有利。
贼首就算胸怀大志,也不能保证底下人,都和他一样拥有大志。
南京的世界,最容易消磨人的斗志。
且让叛军将领享受几个月,到时候十分的战斗力,顶多发挥四五分。”
万俊辉开口安慰道。
看得出来,读史书他说用了心的。
这种不起眼的冷门规律,都被他找了出来。
南京城确实容易腐化人心,历史上建都南京的王朝,就没有一个命长的。
不过现在说出来,也就安抚一下人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