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没有那么容易。
光在圈子里不够,自身学识也要达到平均水准,不能被人一眼看出是水货。
满足这些条件,就可以得到主考官们略微照顾。
如果父辈是朝中大员,又满足以上条件,那么基本上就稳了。
即便是一次失败的尝试,还是缔造了封建王朝的最高识字率。
许多半文盲,都是靠着父辈口口相传,识得了几个大字。
军中基层将领的知识,并不是靠父辈传授,主要还是源于前面的扫盲教育。
不过错过了最佳年纪,学习速度确实慢。
哪怕有升职加薪的诱惑,大家的知识水平,也仅限于能认识一些常用字。
“大人,全部都要背么?
那些上了年纪的将领,要不放宽一下条件。
这本《经济作物种植手册》,直接带他们去田间地头学习,效率还会更高一些。”
兰林杰委婉的劝说道。
让他这样的读书人学习,自然没什么难度。
毕竟,两本书看起来厚,其实字数并不多。
站在实用的角度上,只要能够记住大致意思,并不需要原封不动的背诵下来。
“军纪必须背下来,《经济作物种植手册》可以变通一下。
内容都是大白话,学习起来没有难度。
放宽条件就不必了,营中最年长的也就三十来岁,尚未到回家抱孙子的年纪。
想要提高卫所的收入,推广经济作物是必然的,他们都是具体执行者。
如果一无所知,到时候容易出乱子。”
李牧想了想说道。
外行领导内行,很容易诞生奇葩命令。
哪怕要安排有种植经验的老农做技术指导,下面的将领也必须知道基础常识。
现在的学习,只是一个开始。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未来他们还要学习的农业、畜牧业知识更多。
不光是为了发展卫所经济,同样也是做给外界看的。
推广农业技术,这是符合时代主流的,大家不会觉得奇怪。
倘若卫所士兵完全脱产,那就摆明在告诉外界,他拥兵自重了。
光广西地区的卫所,在编兵马就有八万多人,若是广东的卫所也补齐了编制,那就是十几万大军。
这么多部队,肯定要去积极种田,才能让大家放心。
在种地的基础上,再去搞搞副业,发展一下其他产业大家也只会觉得他会经营。
再捣鼓两镇募兵出来,放在明面上吸引外界的注意力,计划就完美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