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于福建。李光前也是在福建出生,并毕业于当地的师范学校。“为了华侨的子子孙孙,必须建立大学。”这种消息每天在南洋商报、星洲日报上大肆鼓吹。接着,陈六使捐出自己私有的土地 15万坪,赞助报上所鼓吹的“建立自
己的大学”这个活动。
于是,“大家共同合力来创建大学”这句话,成为人尽皆知的口号,就连三轮车夫也呼吁乘客响应捐款,造成一股“建校”的热潮。李光前更公开表示:
“我愿意和市民的捐款挑战,市民的捐款额有多少,我个人也捐出同样
数量的金额。”这席话立刻成为新加坡各报的头条新闻。结果,李光前一个人捐了 1500万美金。南洋大学就因此成立了,首任校长聘请长年旅居美国的林语堂大师担
任。当时的林语堂,无论在文学或哲学方面,都被世界公认为:“代表中国人良知的学者。”也是全世界华侨仰慕的对象。听说林语堂出任南洋大学校长后,世界各国的教授都蜂涌而至。
南洋大学的校舍是依自然的地形兴建的。教授的宿舍也在校区内,并且有仆人供差使。除了医学院以外,文、法、商、理、工、农等各学系一应俱全。刚开始,英国政府宣称:
“华侨即使勉强盖了学校,但是对将来学校的教育、经费及教授阵容,我们都不予补贴与安排。”可是南洋大学在经济上不虞匮乏,师资也很完备。最后,英国政府便不得不准许了。
对建设南洋大学劳苦功高的李光前,在学校创立后却功成不居,只加入了理事会,并推荐当地的华侨前辈,曾捐了 15万坪校地的陈六使担任理事长。
□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把得到的利润回馈社会,可以博得更好的信誉,利用这点,可以帮助自己的事业更上一层楼。尤其是旅居国外的华侨,向华侨社会回馈时,常被认为是一种服务、贡献。
把得到的利润回馈社会,可以博得更好的信誉,利用这点,可以帮助自己的事业更上一层楼。尤其是旅居国外的华侨,向华侨社会回馈时,常被认为是一种服务、贡献。
黄仲涵在其全盛时期的时候,在爪哇的制糖工厂中掌握了三分之二的股份,并拥有“砂糖王”的美名,同时还经营了协荣茂轮船公司,刨设黄仲涵银行,在政治方面亦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真可说是纵横政经,叱咤风云。
当时他在印尼华侨界得到的最高评价之一就是:
“黄先生在印尼,为拥护华侨的权力而鞠躬尽瘁。”
可以为这句话作证的就是他具有很大的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