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摩肩擦踵,熙熙攘攘。
同伴道:“聚会期间,这些药材行们恐怕要狂欢了。”
徐良成嘴角挂着笑意,他们东海徐氏当然也是有自己的药材行的,在京城也有铺子。不过碍于徐英的面子,他这?次也不好光明正大的上门去看。
“这?些医堂的牌匾上怎么都多了同样的一个记号?”同伴忽然疑惑问道。
几个人看过去,才发现一溜儿医堂的牌匾上都刻有一个同样的标记,一个圆圈里刻着一个小小的“准”字。
“几位是从?外地来的吧?”旁边药材行的药师解释,“这?就?是朝廷新出的诏令,只有去衙门备案,通过了太医寺核准的,才能继续开门行医。被称之为,准字号。
“每个准字的后面都有一个特?定的编号,在官府的备案里可以?查到的。”
徐良成恍然大悟:“原来就?是这?个!”
他记得当时叔祖父徐英为了这?个还发过一通脾气?,很多医堂也觉得麻烦和拘束。不过他现在看长安城中的状况,觉得全天下跟进?也是势在必行。
“我倒是觉得这?个有好处,包括医师审核,免得一些滥竽充数的医堂和医师来害人,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可那些草头医怎么办?”徐良成有自?己?的不同见解,“民间很多地方都是草头医,他们可通不过医师审核。可若是没有草头医,很多人恐怕是看不起?病的。”
“徐兄此言也有一定的道理。”刚才说话的同伴充分表现了自?己?墙头草的特?质。
几人说话间,旁边的那位药师忽然开口问:“几位郎君是为了聚会而来?”
“正是!”
药师呵呵笑道:“那老朽推荐你们去个地方,算算时辰也差不多了。不早点去,怕是抢不到咯!”
几个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异口同声问道:“抢什么?”
“乖乖,人可真多啊!”徐良成的同伴看着眼前人头攒动的景象,有些咋舌。
刚才那位药师推荐他们来的这?儿便是西市的书行街。
书行本是清贵行当,人向来是不怎么多的。这?几年天下太平,大家日子逐渐好过之后,这?条街上的人才慢慢变得多起?来。但?从?来没有一天,像今天这?般围满了人。
而且从?人群构成上来看,都是大夫和药童们,从?满头银发的老者到总角小童。他们很多都还彼此认识,正在窃窃私语。
徐良成喃喃道:“这?真的是出售医书吗?”
一本医书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是哪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