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人去吏部,查一查这一年多来,苏颂举荐、提拔起来的官员数量就知道了。
想到这里,吕公著就对吕好问道:“舜徒啊,且替老夫送一张贴子到吏部去给王子韶!”
吕好问虽然不明白,祖父的意图,但还是拜道:“诺!”
第二天,吕公著到都堂上值的时候,吏部的王子韶,就依照吕公著堂帖的要求,亲自到都堂将有关工部、将作监、翰林天文院、元祐浑运局等有司,自元祐元年来授官、改官名单送到了吕公著手中。
吕公著甚至都没有去看名单内容,心中就已经了然。
“果然如此啊!”
因为,王子韶送来的名单,足足有写满了三页纸。
每一张上,都是密密麻麻的人名、本贯以及除授的官职。
一年多时间,苏颂就提拔、授予了这么多人官职?!
吕公著拿起名单,悠悠一叹,然后就对在他面前的王子韶,问道:“苏公既然提拔任用了这么多官员……”
“那工部、将作监、翰林天文院等有司,原来的官员,如今何在?”
王子韶拱手拜道:“回禀左揆……国朝之制,有司官员,任满之后,自当重新注阙……”
“另外,不称职或不任事者,可罢其差遣,命其重新注阙……”
吕公著听着,顿时一切都明白了。
他看向王子韶,眼神中满是无奈:“吏部就这么放任工部、将作监、翰林天文院中,出现这么多的辟举官员?”
在大宋,官员正常的入仕途径除了科举外,还有辟举。
所谓辟举,乃是五代遗留下来的一种制度。
属于路以上帅司、经略等重臣的特权。
使其有权,任用、发掘那些未经科举士人、幕僚。
但通常,辟举都是很有限。
一般都是一个,撑死了三五个。
像苏颂这样一年多,直接辟举整整三页纸的官员的例子,还从未有过!
此事,若被乌鸦们知道,是可能被扣上一个‘滥用公器’、‘私授官职’,甚至是‘图谋不轨’、‘结党营私’的罪名。
王子韶面对着吕公著的责问,只是微微躬身,拱手拜道:“回左揆,苏公所举官员,经下官审核,皆是有司亟需缺乏之人才也!”
“何况苏公奉圣旨,为官家督造元祐浑运仪,以彰两宫慈圣之圣德……”
“此乃官家至孝圣德之事!”
“更乃朝廷第一等的大事!”
“如此大事,自当从权!”
吕公著盯着王子韶,他如何不知,这个衙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