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鸽真酷!”
也就是在圣诞节,舆论环境突然就发生了恶化,当纽约球迷开始召开“批斗大会”后,一切都变了。
大家开始更加深入地挖掘数据,李佑的铁粉们更是带头冲锋,个别比赛没拿到两双、或是差两个篮板无缘三双,赛后都会一同输出。
更让老派球评人感到离谱的是,李佑一旦输球,赛后都有了固定模板:
“xx空位投不进!”
“xx防守黑洞!”
“教练组不会用人,鸽鸽需要更多支持!”
“.”
好在尼克斯队输球的机会不多,粉丝们最多抱怨一下数据不完美,但批斗大会不能停,越来越多球迷开始热衷于点评球员的个人表现。
对此,msg也给出相应的引导,不但在比赛结束后给出相应的数据,并且还引入了调整后apm指标。
其中,正在试运营的eff——每场比赛的平均效率,相应的评分系统也被推出。
总之,赛后看数值就能发现谁表现得好,也能清楚地看出谁表现得差,这加剧了云球迷的兴趣,不懂球没关系,看清数值大小就可以了!
推出更多的高阶数据,也离不开李佑的支持,最近他投资了bleacherreport(b/r),这家新兴的体育媒体需要噱头,数据评球能得到更多用户。
360万美刀参与b轮融资,b/r在去年年末用户数增长得很快,虽然很多都是假新闻,但球迷就是喜欢,各种小道消息总能让人津津乐道。
数据评球确实很有趣,reference.com之前更受棒球迷的喜爱,但经过李佑的推荐,越来越多nba球迷开始关注这家数据网站。
或许大家没时间看球,但刷刷新闻,了解一下excel,也能专业评球,更有趣的是,看数据的瞧不上“印象流的”,两边总是打口水仗。
演播室中,查尔斯-巴克利不太开心,八卦新闻已经无法吸引球迷的关注了,节目收视率下滑。
纽约媒体带头“开会”,这也影响到了insidethenba,毕竟这档节目的看点就是“大嘴巴批评球员”。
现在情况变了,他们有竞争者了,pti那种脱口秀他们又无法超越,三人组都感到了压力。
好消息是,投诉变少了,坏消息是,“整活”质量下降。
谈论excel,肯尼-史密斯有自己的观点,最近他也在努力,试图解读那些高阶数据:
“在我看来,马布里遇到了尴尬境地!每48分钟的统计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