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忠史听过这个词,但也仅仅是听过,并不了解此中深意。
看到他嘴角挂着的笑容,陈忠史越发好奇,随手翻起了《十月》的增刊。
自从在《啄木鸟》发表了处女作《第一宿舍》之后,在医院里打出了名气。
这个时候,他躺在太平间的床上,双手捧着《十月》的增刊。
对于从未接触过魔幻现实的他而说,无异于给他提供了一种欣赏《红楼梦》的新思路。
“一定,冯老。”
吴组缃问:“《红楼梦》不是几个人的,是人民群众的,每個人都有权利发表自己的意见,就说小方吧,他这回也不走寻常路,写了篇从魔幻现实叙事角度点评的文章。”
陆遥、陈忠史、白描等人经常到访。
一个个冷静下来,开始寻找新的话题。
“你自己说吧。”
此时,他带着座下弟子凌解放,主动地来到吴组缃和方言的面前,打了声招呼。
一时间,《百年孤独》和魔幻现实主义在编辑、作家和文学青年中传播开来。
方言心领神会,也从公文包里拿出《十月》的增刊,相互之间,交换彼此的作品。
很多人根本没听过马尔克斯,全是慕方老师的名,才会关注“魔幻现实主义”。
“吴老。”
忽然间,宛如诈尸了般,猛地直了上身:
“卧槽,小说竟然还可以这么写1
一翻,便不可收拾。
有的人死了,他仍然活着!
眼前这位,不就是“二月河”嘛!
方言一听才知,凌解放曾经多次给《红楼梦学刊》投稿,但基本上是石沉大海,杳无音信,最终,屡战屡败的他写信给冯其庸“讨要说法”,顺带附上了自己对《红楼梦》的论文。
“死人有时候,确实比活人有用……”
一出会场,凌解放直奔衡山宾馆,坐在床上,翻起了《十月》的增刊。
“对,像伱的《人生》、像方言的《大秦之裂变》、像李村葆的《高山下的花环》一样的著作。”陈忠史伸手一接,“这是什么?”
“可惜什么?”
冯其庸左看看方言,右看看凌解放。
手的背后,赫然是方老师!
“可惜我写的《走向大世界》,已经确定走传统现实主义的风格,没办法改了。”
本来正是乘胜追击的时候,就是没有灵感,一滴也没有,憋得是相当地难受。
更别提,方言亲自下场介绍。
凌解放握着他的手,轻轻摇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