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儒门,天南浩然阁也是。
可浩然阁的修为,从上到下,空有儒家神通法门,却徒具力量,身负浩然之气的不多,反倒是蝇营狗苟,虚伪做作之辈多不胜数。
用大衍神君的话说,浩然之气不难养,但养出点名堂实非常人。
儒家入门弟子,一般都讲究先养气,再辅助吐纳功法修炼,如此运功事半功倍,可养气对心性要求很高,积累的非常缓慢,对功法带来的帮助,相比丹药灵物差得远,所以入门之后,很少有人继续积累浩然之气。
就如佛宗高僧大德稀少,儒门真正的大儒也不多,到底还是仙业为主。
袁姓儒生仔仔细细检查二人修为后,面色稍微缓和了些:“你二人虽是道家根基,但还算扎实纯正,也无旁门左道的痕迹。”
鲁先生适时道:“他们是本地良善之家子弟,来历没有问题。”袁姓儒生眉头微皱,不用说他也知道,这是收了人家私下好处,跑到他这里来打招呼了,可这种事他不喜欢也阻止不了,只能尽力把好关,防止一些心怀不轨,本性不佳的人混入学院,面前这二人,他其实不太喜欢。
或许是常年养浩然之气,他隐约察觉到,二人气息古怪。
一个似乎沾染过不少人命,身上竟有一缕凶煞之气萦绕不散,另一个更古怪,说不上来是什么,总之给他的感觉很不好。
这种敏锐的感知,许青阳二人是没有预料到的。
以他们的藏匿本事,一身气息收敛的干干净净,哪怕是元婴修士当面,十有八九看不成好歹,略显沉默的气氛中,袁姓修士最后还是点了下头:“鲁兄,带他们去办理手续吧,儒家经典,让严先生负责即可.。”
就这样,二人顺利拜入书院。
白露书院规矩森严,每日何时起床,何时读书,何时修炼,功课进展,都有严格的监督,而所谓的严先生,是一个讲经的夫子。
身上没有半点法力,但浩然之气竟也不俗。
可惜凡人只是凡人,浩然之气并非虚无之气,需要元神精魄强大才能继续提升。
若此人有灵根,修为必然不弱,让他给弟子入门,是完全够资格了,许青阳不在乎吐纳修炼,适应了一段时间后,便抛开种种杂念,只把自己当作求学弟子,每日认认真真听课,研读儒家经典,修身养性,同时佛宗的心法也没落下,结合七情诀修心之法三管齐下。
不知不觉间,转眼三年过去。
经学课堂上,大大小小的儒道修士,像个小学生一样正经端坐,手持书卷,跟着讲台上的凡人夫子摇头晃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