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文海小说网 >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 第351章 甲骨社的难处

第351章 甲骨社的难处

法?”

和很多人想象的不同,拓印对于文物是会造成损害的,想要拓印出细节完整的拓片,光用清水不行,行家都得学会熬白芨水,这东西可以使得纸和文物之间的缝隙尽量小,但是对文物表面也会有腐蚀作用,即使只是用清水拓印,干湿交替对于脆弱的文物也有损害,石碑这种文物拓印个一两百次或许还看不出问题,但甲骨文相比之下就太脆弱了,多拓印几次多半就要开裂。

后世文物保护部门也专门出台规定禁止拓印石刻文物,要是拓印损伤小,一份好拓片的价格也不至于炒到那么高了。

而且不是新世纪以后拓片价格才被炒上去,早在七十年代一份质量较好的《龙门十二品》的拓片就是领导人和随行人员身上的钱凑在一起都买不下来的。

甲骨社的成员能够发现拓印的缺点也证明通过一系列实践这些文人终于有了一些基础的文物保护概念。

别以为这种思想天然就应该产生,其实文物保护思想在这年代绝对属于少见思维。      就比如唐代记载石鼓文的著名文物石鼓被发现时,虽然许多书法家对石鼓上面的石鼓文赞叹不已,但却没有把石鼓多好的保护起来,一度被留下拓片之后就无人理会,静静的躺在荒郊野外,直到韩愈上疏建议保护,石鼓才被搬到凤翔孔庙之中,那时距石鼓出土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

即使到此时的明朝石鼓已经被安放到北京孔庙的大成门内,所谓保护也无非是让石鼓不淋雨了而已,还是半露天的存放环境,干湿暑热交替对于石质文物的影响几乎没人在意。

原历史中要一直到乾隆年间乾隆想把这十面石鼓收到故宫里头自己珍藏,这才让人仿刻了十个新的石鼓放到孔庙去替换,石鼓文才终于得以进入室内。

相比之下,因为甲骨的质量更加脆弱,再加上王文龙在书信之中不断跟董其昌提出保存甲骨的建议,此时甲骨社对于甲骨的保存相比起其他文物已经算十分讲究了。

方大美和范允临两人讨论着甲骨研究之时,王同轨则在研究室中四处转悠。

王同轨字行甫,黄冈人,贡生功名,著名小说家、诗人,《苏州旬报》的兼职记者,他这次是专门跑到安阳来采访的。

王同轨拿着小本子描写了一通研究室中的环境:未粉的土墙,地上也只垫了黄土,只用了打木蜡而不上清漆的木架子,架子上放着的是一排一排分门别类的甲骨,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几个文人正在埋首工作。

其实土墙不粉和地上垫厚黄土是为了吸潮,这房屋的地基打得很厚,造价比起普通房舍要高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 二白吖新书乔秘书求婚失败原来总裁不爱她 穿越废土世界却觉醒了18禁系统(n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