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瞬间毛文龙对于建阳先生对自己的信任都感到有些压力。
王文龙笑着说道:“也是正好我手上有钱,你如此喜欢我的书,我也愿意交你这个朋友。”
毛文龙见王文龙一脸真诚,瞬间无比感动,忍不住起身对王文龙拱手道:“多谢建阳先生,二千两银子,三分利,毛文龙明年年底前一定归还,若是食言,我便枉做男子1
王文龙笑着说道:“不须如此,这只是借款而已,三分利也算很多了。”
毛文龙无比感动,心中觉得王文龙简直是仗义疏财的豪侠。
上千两的银子重达百斤,要是毛文龙一个人揣着回浙江绝对属于招摇过市了,即使他武功盖世恐怕也没有活着到杭州的机会。
王文龙先在福州弄了三百两现金,并换成了黄金方便携带,而剩下的数字他则写封信给袁无涯,要他把书种堂《国富论》以及《葡萄牙国史》后续的稿费借给毛文龙,差不多就能凑齐了。
毛文龙心情激动,他在福州留宿一晚,第二天就急急忙忙踏上回程——留在福建也是要算利息的。 毛文龙走后,沈宜修跑出来偷偷拉王文龙的衣角问道:“这就拿了五百两银子?”
现在沈宜修已经开始学做王家主母,见到王文龙轻而易举就撒出去五百两银子,突然很担心自己家族未来的生计。
王文龙笑着说道:“你舍不得?”
沈宜修老实的点头。
王文龙哈哈大笑:“放心吧,我多写几本书,总饿不着你们。”
沈宜修问:“相公要写书了?”
王文龙点点头,他一直在《旬报》连载两个小说专栏,一个专栏写武侠小说,侦探小说注重娱乐性,另一个专栏则专门用来连载世情小说。
《俗世奇人》已经连载结束,王文龙必须写新作了,要不然他的专栏就得开天窗。
送走毛文龙之后,王文龙就开始构思自己的新作品,毛文龙的出现让他感觉到明末的历史已经滚滚而来。
除了大饥荒之外兵祸也不远了,他突然有心写一部与战争相关的作品。
王文龙想要把之后的历史和这本书结合起来,警省世人。
以他的名气已经可以做些前所未有的创作了,一些超越时代的写作理念也能使用,写得好就能开风气之先,写不好也是文学创作上的尝试。
相反如果没有这样的名气,王文龙用新方法写作多半不会被人所接受,作品连印刷扩散的机会都没有,那还谈什么开创新路子。
再三斟酌后王文龙总算动笔,新作还是白话小说,采取讲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