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龙有些诧异怎么会出来这样一个人物,不过这倒是解决问题,点点头问对面:“杨海主以为如何?”
那姓杨的富商思索一番,也点头冲沈珫抱了抱拳。
沈珫让艄公靠岸,沈宜修躲进内室,悄悄掀开门帘一角看着外头。
走得近了沈珫才看清王文龙面貌:就见他身量颇高,面白无须,剑眉星目,扇骨般的胸阔腰细,穿着一领儒衫。
王文龙见放下跳板便洒脱的三两步走上船来,看着他拔步挺胸的样子,沈珫忍不住在心里喝了个彩:真个潇洒书生!
而在门帘之后偷看的沈宜修第一次见到王文龙也是愣了一下。 王文龙完全不是她原本想象之中孱弱的书生模样,人高马大、面容清秀,比戏台上的小生还有派头。
王文龙上船之后便和沈珫笑道:“有劳先生提供场地,敢问先生名姓?”
他笑容亲切,言语利落,沈宜修脸突然就红了,连忙放下帘子。
沈珫只是为了近距离观察王文龙人物,面对王文龙问题含糊说道:“苏州富家,姓沈。”
苏州姓沈的人多了,王文龙没察觉出什么不对,只是道了两句谢。
不一会儿那富商也上了船,还带上两个侍卫,王文龙指着富商对沈珫介绍:“这位乃是晋江的大海主杨天生。”
杨天生和沈珫拱手,沈珫便邀请两人进舱里坐下谈话,两人的谈话也没避讳啥。
杨天生坐下就问道:“建阳公说能解决流民问题?”
王文龙笑着点头:“倒是想出了个法子?”
了解过台湾开发史的人不少都听过杨天生的名字,这位在原历史中也是“十八芝”一员,是和颜思齐、郑芝龙等合作开发台湾的十八路海主之一。
王文龙唯一没想到的是杨天生居然在此时就已然声名赫赫,杨天生是晋江海主的代表,早就开始进行远洋贸易,他和莆田洪升、海澄陈衷纪、同安林福等后来的“十八芝”成员现在都已经是有十几条船以上的大海主了。
他们都需要从福建出口货物到西洋和rb挣钱,今年福建老家的粮荒使得福建道路不平静,甚至威胁福建手工业生产,直接影响了这些海主的生意。
杨天生是海主们推举出来的领袖,听王文龙说的信誓旦旦,他忙问:“可是能够弄来粮食?”
杨天生之所以会来,是因为他们这些海主真是没有解决此问题的办法。
运粮根本是无稽之谈。
其实仔细了解过就会知道大航海时代的粮食贸易没有那么简单。
粮食的单价低,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