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奉孝这阵已经死了两年了,死在征乌桓的路上。}
{要是周瑜的战略能实施,还可能真没三国鼎立了,变数就是攻打益州的能不能成功,就算不成功,刘备也非常不好受。}
{周瑜的计划里根本就不可能让刘备做大,刘备也认定周瑜以后会是劲敌,否则就不会说出什么“气量颇大,恐不久为人臣而”的话,只能说是英雄惜英雄吧,奈何不在同一阵营。}
{可惜,周瑜太浪了,身为大军主帅,带头突击敌阵,虽然对己方士气效果突出,但那是骁将先锋的活儿,带头冲锋的将军伤亡率跟小兵并没有太大区别。}
{要是汉献帝正常继位,不敢想这个时期的大汉得多么强大!}
{打出星际!}
……
季汉,
刘备看着病逝的周瑜,叹息一声。
“江陵之战,周瑜受了曹仁一箭,从那以后他的箭伤就反复发作。”
“这未尝不是他病逝之因啊。”
“不过他的病逝对于咱们来说为未尝不是好事。”
“天下智谋之士,看法都差不多,当时孔明劝我不要去京口,也是担心发生周瑜所说之事。”
“但当时身处危急之中,不得不去,真是走了险路,差点逃不出周瑜之手。”
一旁的关羽开口道:
“周瑜此人自视甚高!我与三弟岂是不知忠义之人!”
“二哥说的对!”
“我兄弟二人之命就是大哥之命,我二之躯亦是大哥之躯!想让我二人生出二心,真乃痴心妄想!”
“二哥说的对!”
“如此轻视慢侮我二人,庆其早死,否则关某定要取他项上人头!”
“二哥说的对!”
一旁的的诸葛亮轻笑一声,随后盯着那句‘三国鼎立’若有所思。
三国?
曹操称帝了?
若真如此,天下大义就在主公之手!
再命关将军镇守荆州!
如此,优势在主公!
……
大唐,
“承乾啊,周瑜出身名门,相貌英俊,风流倜傥,有勇有谋,还是一名雅士……说起来比刘备吸引人得多。”
李世民坐在胡椅上,看向李承乾。
“但为什么荆州百姓都愿意投奔刘备呢?”
“要知道,当时的荆南四郡可是虎狼遍地,荒无人烟的地方啊。”
“投奔刘备是要吃不少苦的。”
面对李世民的考较,李承乾回想三国时的历史与李世民的教导,沉吟片刻,回复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