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刘德桦启动了“亚洲新星导”计划。
该计划在全亚洲范围内挑选年轻导演,资助他们拍摄电影。
当时,电影行业不景气,很多有才华的新导演,根本拉不到投资,只能转行。
为了凑足计划需要的2500万港币,刘德桦在自己接的三部电影中提高了片酬。
他说,对于老板们而言,一两百万不是大事。
但是对于一个新导演,这一两百万,也许能够帮助他们实现梦想。
于是,七位新锐导演,拍出了六部电影。
最终,宁昊凭借《疯狂的石头》一战成名。
2008年,刘德桦再次发起“亚洲星引力电影计划”。
首期入围的有四位,均为内地导演。
十一月退档的电影《刀见笑》,导演乌尔鳝,便是其中之一。
拍摄《无人区》时,宁昊曾和陆远聊过此事。
同时,他也说过,他心目中的英雄,是孙悟空。
他认为每个人都像孙悟空,走过了被约束的过程。
他说,如果有能力,希望以后找一批志同道合的人来一起做电影。
让他们能拍出自己想拍的故事,不会干涉他们的创作,只会给他们一些适当的建议和支持。
他还说,如果有机会,他会选择培养新人。
不是为了培养出第二个或第三个宁昊,而是要培养更多不同类型,富有创造的年轻导演。
他们或许有很多不同的想法,各有擅长的领域,这样国内的电影才不会如一潭死水。
这些话,给当时的陆远带来了极大震撼,至今记忆犹新。
也在他心中留下了一颗种子。
陆远承认,他本次的目的不纯。
既有为下一步工作室做准备的想法,本质也是希望《失恋三十三天》的票房能再上一层楼。
但他心底也确实期望给这个行业带来点什么。
资本的入场不可避免,可以预料,接下来影视业会经历一段时间的动荡。
如果有可能,他希望尽点绵薄之力,顺带组建自己的圈子,拍些自己想拍的东西。
关于《失恋三十三天》剧组将用所有收益扶持年轻导演和编剧的报道。
在极短的时间内,登顶各大娱乐板块。
圈内或圈外人士,皆感到匪夷所思。
但无论他们心里作何感想,也都纷纷力挺。
而那些刚毕业或迟迟得不到机会的导演,编剧们,在确认消息属实后。
尤其是当他们在陆远的微博中,看到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